《形而上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71页(1009字)

亚里斯多德的主要哲学着作,欧洲哲学史上的名着。原系作者生前关于实体问题(即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的讲义、讲稿等,并非他有计划地写成的一部系统的手稿。亚里斯多德的手稿生前并未整理,公开流传。前一世纪中叶,吕克昂学园第十一代传人安德罗尼珂将亚里斯多德的手稿及其他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编纂成书。他把亚里斯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材料汇集成册,放在《物理学》一册之后,并标以《Ta metaphysika》(意即“物理学”后编)的书名。以后的拉丁文本编者省去冠词就成了《Metaphysica》,中译为《形而上学》。经几代学者考证,人们现在看到的亚里斯多德着作,大都是他后期的着作,其中间或还有学生的笔记、别人的作品以及编纂者的增补。《形而上学》一书也不例外。现在权威的版本是柏林科学院1830-1870年间校印的《亚里斯多德着作集》。中译本《形而上学》于1959年出版。

《形而上学》凡十四卷。各卷写作次序同卷次顺序并不一致,内容前后亦有重复之处。各卷形成时间可能相隔20余年。卷一是较早的作品,卷五、十二、十四早于其他各主要卷。卷十三是晚期作品。学者们认为卷二是另一着作序言,被误编于此,卷十一和卷十二的第八章系别人之作。余下各卷可分为:卷一、三、四、六、十二、十三为一组,阐述哲学的本性、对象、产生,列举形而上学要讨论的问题,评述前人的思想。卷五解释哲学名词术语,卷七、八讨论实体、形式与质料。卷九讨论潜能与现实。卷十、十四讨论一与多。

《形而上学》讨论的主题是实体,是他关于实体的学说。它充分体现了亚里斯多德哲学矛盾的性质。他主张有质料、形式以及由两者组成的个别事物这三类实体。作为个别事物组成之一的形式是离不开个别事物的。由此他批评了柏拉图的理念是在个别事物之外而独立存在的观点。但是他又认为,决定个别具体事物之所以是那个具体事物(即所谓个体性)并不是质料而是形式,因而形式是决定性的第一实体,先于个别事物。他还把质料说成是潜在的,形式是现实的。现实先于潜能,再次说明形式先于、高于质料;进而他说神是永恒的不动者、纯粹的形式,这就重犯了他老师的同样错误。

《形而上学》记载或转述了早期希腊哲学家的思想,是研究这一时期哲学的重要资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