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弗雷德里希·威尔海姆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08页(1452字)

【生卒】:1844—1900

【介绍】:

19世纪德国唯意志论哲学家、古典语言学家、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先驱。生于普鲁士萨克森省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幼年丧父,靠母亲抚育成人。自幼体质孱弱,性情孤傲,但天资聪慧,喜欢音乐和歌,学习成绩优异。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但却热衷于古典语言学。1865年随语言学教授李奇耳转入莱比锡大学,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并为之倾倒。186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李奇耳教授推荐任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1870年以志愿兵身份参加普法战争,这对他的哲学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同年,因骑受伤返回巴塞尔大学任教。10年后辞去教授职务,从事着述。1889年因疾病缠身,精神痛苦终于导致精神分裂,被送入疯人医院。1900年8月25日逝世。

尼采的哲学深受瓦格纳、叔本华、孔德和斯宾塞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哲学体系。他的着作充满了文艺的气息,以格言式体裁写作。主要代表作有:《悲剧的起源》、《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道德体系论》、《权力意志》等。

尼采的哲学思想突出地表现为反传统观念和唯意志论。他是个极端个人主义者,反传统观念在他的哲学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他对人类文化传统中一切优秀的、积极的、追求光明的思想观念,从理论、概念和方法到价值作了全面彻底的否定;又把那些落后的陈腐的东西推向极端,全部颠倒了人们生活中的是非、真假和善恶。他声言哲学的任务应当毁弃以往的一切理论租价值,创造新的价值、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在他看来,以往哲学的错误就在于不把逻辑和理性范畴看成是一种使世界适应有用目的的手段,而认为可以在其中找到真理的标准。他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理。

尼采承袭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比叔本华更为极端。在叔本华那里,作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的意志不过是人类求生存的欲望,他却认为叔本华的求生存的意志过于消极无为,而赋予意志新的内容,把意志视为谋求权力,认为人们的一切本能都可以化归为基本的本能,即谋求权力的意志。他说:一切生物都靠消灭其它生物来尽力增强自己的权力,这是生活的规律。人生活的目的应当创造“超人”,创造英雄的种族,为此必须斗争、忍受和伤害弱者,否则不能实现。他把权力意志分为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财产的意志……总之,坚强的意志指挥软弱的意志。除了从意志到意志以外,根本没有别的因果联系。因此他认为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提高权力感。

尼采还是一个反理性主义者,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精神、理性、思维、意识、灵魂、真理,这些都是无稽的虚构。如果有理性的话,那么身体和本能便是“大理性”;心灵和理智、知识都不过是求生谋权的工具,是身体所创造的“小理性”。认识是随着权力的增长而增长的。那些为真理而追求真理者,是病态。

“权力意志”哲学主张人性天生不平等,公开宣称:“我的学说是:有上等人,也有下等人”;鼓吹高贵者治人,卑贱者治于人。他极端仇视人民群众,仇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鼓吹战争,反对和平,诬蔑人民群众是“无数残缺不全、毛算皮的人”,鼓动上等人向群众宣战。尼采的弱肉强食的好战理论,适应了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需要,成为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先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