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15页(879字)

普列汉诺夫着,写于1894年,1895年以H·信尔托夫的笔名在彼得堡出版。

在《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中,普列汉诺夫叙述了近代思想发展史,分析了克思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揭示了法国唯物论者观点中的根本矛盾,即人们的意见为环境所决定,环境为意见所决定。他指出,对于这类矛盾,满足于发现它们的相互作用是不能真正解释社会现象的。复辟时代的史学家企图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了决定这二者的第三个深刻的因素,即人们的财产关系。但是,他们不能解决财产关系的来源问题,只好归之于人的天性。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也有接近唯物史观的某些观点,但最终仍然以人的天性解释一切。黑格尔以其辩证法考察人类历史,抛弃了人的天性的观点,把社会历史看作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必然过程,然而又把这个过程归结为绝对理念的逻辑发展过程,因而没有能够理解社会关系的真正本性和它的现实基础。普列汉诺夫指出,马克思在领悟了自己时代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的全部结果之后,完全同意法国的历史学家和黑格尔关于财产关系乃是整个社会制度的根基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找到了决定财产关系的根源乃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就把社会历史科学真正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

在本书第五章中,普列汉诺夫详尽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他指出,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在特定的生产力状态的基础上构成着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在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和习惯中得到表现;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反过来给社会发展以巨大影响。

在这本书中,已经出现了若干以后普列汉诺夫哲学错误观点的萌芽,如把康德的观点同法国唯物论的观点混为一谈,过分高估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但是,这本书在批判民粹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捍卫和传播唯物史观方面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而且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藉这本书培养出来的,是一整代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