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社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386页(765字)

关国经济学家莱斯特,C·瑟罗着,1980年出版。

作者从美国经济的重重困难展开分析,认为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高踞不下,并非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相反,可供选择的方法远非一个。但所有解决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一项政策的实施,尽管总利益大于总损失,不过体现到每个人乃至每个社会集团身上,往往有的成为得益者,有的成为受损者。因此,一项政策的实施,关键在于收益和损失的分配,而收益的分配较易,而损失的分配却是美国政治不易解决的。究其原因有四:①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等丑闻,降低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对政府的各项政策,人们已不再轻易接受。②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政府已无力将经济损失强制分摊给一些人或集团。③好战性和法律制度往往使一项计划耽搁很长时间,而时间一长,事过境迁,计划形同废纸。④特殊利益集团用其政治影响,阻挠有损于他们既得利益政策的实施。能源问题就能清楚地表明美国的窘迫。在作者看来,解决能源问题,可供选择的办法很多:可以将国内能源价格与进口油价挂钩,实行能源工业国有化;放开能源价格;向穷人发放能源券;有选择地减少中等阶层的税收,缓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影响。但是之所以能源自给至今未能实现,是因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每一方法,都受到特殊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而告吹。另外,诸如通货膨胀问题、环境问题、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的解决都遇到同样的困难。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进一步认为,80年代的问题既有共同的原因,又有共同的对策。一个社会要进步,必须制订明确、公平的政策;而且在实施公共政策时,必须有能力确知受损方收入的下降额,何时应该得到补偿;必须掌握为提高一些集团的收入采取什么行动,何时采取行动。否则,就不可能解决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