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473页(1414字)
唐朝史官吴兢编着,共四十卷。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他编的《贞观政要》,是将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分类编撰成书,以供封建地主统治集团施政的鉴戒。此书搜集了唐太宗政治思想的大量资料。
李世民(598-649)出身关陇贵族。隋末,天下大乱,他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夺取天下,李渊当皇帝,他被封为秦王。后平定割据势力,镇压农民起义,统一全国。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长兄建成和四弟元吉,登上皇位,为太宗。他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政体》)人指民,因避太宗世民讳,改民为人。君主宽政受民拥戴,若暴虐无道,残害百姓,民便可将君推翻,重新拥立新君,这是一个君王要时刻思考的大问题。大臣魏徵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体》)既然如此,人君要居安思危,谨慎行事,不能纵情傲物,严刑威怒。李世民形象地比喻,“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君道》)因此,李世民采用与民休息,改善民生的政策,轻徭薄赋,以农为本,发展生产,加强教化,移风易俗,安定人心。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使唐初的政治、经济趋于繁荣。
魏徵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李世民广开言路,求谏纳谏,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求谏》)他又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君主“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求谏》)这样,贞观年间,造成了直士盈朝,从谏如流的风气。李世民提倡儒学,重视仁义,说:“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仁义》)而用儒家仁义治国,便风俗朴实,人心安定,达到了“百姓渐知廉耻,官民奉法,盗贼日稀”(《仁义》)的局面。
关于用人,李世民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崇儒学》)就是以德才兼备为提拔人才的标准。他亲疏、新旧并举,赏罚分明,虽是亲属,非大功不封王。有一次李世民的从叔淮安王神通争功,李世民回答说:“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则知赏罚不可轻行也。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画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箫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叔父于国至亲,诚无爱惜,但以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矣。”(《封建》)这样严格执行赏功罚罪制度,对推贤进善起了积极的作用。
此书最后一篇为《慎终》,载有魏徵的《论十渐疏》。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渐好奢纵;魏徵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反复说明,“战胜易,守胜难”,“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道理,说有时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他要求君主“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慎终》)提出“渐不克终”的十个问题,这一奏疏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