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483页(1210字)

【生卒】:1630—1704

【介绍】:

清初思想家、政论家。原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州人。顺治十四年举人,曾做山西长子县知县,因与长官不合,十个月便去职。后期生活潦倒贫困,隐居治学,积三十年成一书,叫《衡书》,后更名《潜书》。分上下编,上编五十篇,主要论学术,下编四十七篇,主要论政治。

唐甄提倡养民,认为古代贤君,足食以养民,秦汉以后的君主,以苛政困之,民不聊生,天下遂乱,民乱的责任不在于民的难治,而在于奢君贪吏,民众失养。唐甄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大命》)不平则天下倾。不平的现象最严重的是贪官污吏,官吏的贪污造成了社会上极大的祸害,贪官比盗贼还凶残,盗贼为害还有限度,而“彼为吏者,星列于天下,日夜猎人之财,所获既多,则有陵己者负箧而去。”(《富民》)“夫盗不尽人,寇不尽世,而民之毒于贪吏者,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富民》)结果,百姓的生活像犬一样。“治贪之道,赏之不劝,杀之不畏,必渐之以风。”(《富民》)救治社会弊病单靠赏罚手段是不能奏效的,而必须皇帝自己以身作则,起着表率模范的作用。“人君能俭,则百官化之,庶民化之,于是官不扰民,民不伤财。”(《富民》)但是,官不能治,其根源又在于君主专制制度本身。

唐甄对君主制提出了大胆的议论。他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室语》)他指出天子也是人,“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皆人也。”(《抑尊》)从而批判了君权神授说,将至高无上的天子降低为普通的人。他揭露历代帝王的掠夺天下财物和屠杀人民,汉朝刘邦屠城阳、屠颍阳,刘秀屠城三百,“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室语》)他又揭露帝王将天下祸乱的责任推在大臣身上,而不责备自己。“厚责其臣而薄责其君”。其实,历代的祸乱追根寻底,责任还在君主身上。如果皇帝英明,就不会出现小人、女子、宦官、权臣任意擅权,屠杀人民的局面。他指出,大将、偏将、卒伍、官吏杀人,“天子实杀之,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室语》)君主的地位太尊,则历朝便不易出现几位贤君,“为上易骄,为下易谀,君日益尊,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贱视其臣民,如犬马虫之不类于我;贤人退,治道远矣。”(《抑尊》)君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如在天上,公卿大臣难得见到,忠言逆耳,“伊尹,傅说不能诲,逢、比干不能谏,而国亡矣。”(《抑尊》)所以,他提出君主要抑尊,重视大臣,能听意见、求谏、纳谏,“国有直臣,百官有司莫不畏之,畏之自天子始。”(《抑尊》)而且,君主要下访百姓,匹夫匹妇都不敢欺凌,郎官博士的话都可受教,闾里父兄都可去访问,这样,才能使国治。“人君唯能下,故天下之善归之,是乃所以为尊也。”(《抑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