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682页(1016字)

【生卒】:1610—1682

【介绍】:

我国17世纪着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自崇祯十二年(1639)起,鉴于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他弃绝科举俗学,开始致力于历史,尤其是明代历史的研究。在明清更迭的动乱岁月中,他被继起的南明弘光政权任为兵部司务。弘光政权崩溃,投笔从戎,参加抗清斗争。兵败,辗转于太湖沿岸,从事秘密反清活动,顺治十四年(1657)弃家北游,足迹遍布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笃志经史,勤于着述,后半生全部贡献给了学术事业。他痛恨明末的空疏学风,力倡“博学于文”、“行已有耻”(《日知录》卷七《博学于文》卷三《与友人论学书》)的为学之道,主张求实学。“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成为他毕生探讨的根本课题。他提出,天下非一家人之天下,要明确人民的责任。这种思想在晚清被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影响久远。顾炎武博学多能,他广事涉猎,在史学、经学、音韵、地理等众多的学术领域,都取得繁富的成就。他继承我国史学古为今用的传统,主张治史应“引古筹今”、“鉴往训今”。针对历代史学家在编纂学上的分歧,他强调表、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史书编写文字应力求繁简适中。鉴于明代史学的中衰,他把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看作平实的史籍,提出在科举考试中增设史学一科的建议。他精于历史考据学,对我国古代、特别是明代的史料,搜集整理,考订辨析,用力极勤。清初官修《明史》,史馆官员就此多次致函询问。由于这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清代历史考据学的倡导者。当宋明理学极敝之后,他反对理学家对“性与天道”的论究,提出“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的见解,试图以经学去济理学之穷。他所提出的“读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的主张;对清代乾嘉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音韵学研究,承前启后,专在考订古音,离析古韵。对清代音韵能从经学的附庸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他有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顾炎武多年留意社会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的综合研究,虽未及着成完书,仅有资料长编存世,但由于这些资料的重要价值,使之得以长期在学者间流传。他的主要着述有《日知录》(详见本书该条)、《音学五书》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他一生还写有大量文,感时抚事,敛华就实,对研究明末清初历史多有裨益。后人辑为《顾亭林诗文集》刊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