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719页(1153字)

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可·波罗着。中世纪后期,欧洲借以了解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最重要的历史着作。马可·波罗(Marco Polo 1254-1324)出身于威尼斯城邦的商人世家。1271年随其父、叔东渡地中海,经黑海、波斯、中亚地区,于1275年到达蒙古大汗驻所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从此,一直以客卿的身份在元朝供职。他很快掌握了蒙古语等多种语言,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宠信,几次安排他到各地巡视,足迹遍及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可能还作过三年的扬州地方官。他还出使过东南亚、南亚地区。1292年马可·波罗等人受命护送元朝公主远嫁波斯,辗转西归,1295年回到威尼斯。1298年参与本邦同热那亚的战争,兵败被俘。在监狱中,将对中国和东方国家的见闻口授给比萨作家罗思蒂谦,由他用法国古代土语笔录下来,这就是该书的原本。700年来,世界各国用多种语言译为各种版本。1935年冯承钧根据法国人沙海昂注释本转译的中文版本,在国内流行最广。

《马可·波罗游记》共四卷,229章。第一卷述马可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为止。第二卷记:(一)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二)自大都(北京)西南行至缅国,沿途所经诸州城;(三)自大都南下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南沿海诸州等事。第三卷记日本、越南、东印度、西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成吉思汗故后蒙古诸汗国之间的战争和北亚。书中记述的国家和城市达100多个。这些地方的情况,总括起来有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贾贸易、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国家的琐闻轶事、朝章国故,也时时夹见其中。

《游记》以介绍中国为主,篇幅达100多章,是元朝初期社会情况的生动写照。其中不少内容中国古籍未见记载或记载不详。尽管有些传闻失实或记忆不准,但经考证,绝大部分是真实可信,史料价值很高。此书还广泛介绍东方各国概况。从而打破了欧洲对于亚洲认识上的蒙昧状态,给欧洲知识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它还是中西交通史的要籍,丰富了中世纪末期人们的地理知识。14、15世纪欧洲的一些地理学家,以此书为主要参考资料,绘制出最早的“世界地图”。15世纪达·伽马、麦哲伦受了《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憧憬着中国、日本、印度等国的文明富裕,立志东游。这样,此书对开辟新航路和发现美洲大陆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在世界上各种译本在百种以上。诠释《马可·波罗游记》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自1913年始,中国已出版了6种汉文译本、1种蒙文译本,据悉还有几种汉文译本将相继问世。

上一篇:《世界征服者史》 下一篇:《史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