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795页(937字)

【生卒】:1007—1072

【介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欧阳修一生着述繁富。他的历史专着有《新五代史》74卷,《新唐书》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传世的153卷(另附录五卷)本《欧阳文忠公文集》,除收入奏议、经说、时文、集古录跋尾及各种杂着以外,计保存古、近体八百五十多首,词一百七十多首,各种散文(包括赋作)五百余篇,以及约三十条诗话,等等。在北宋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位创作数量多,涉及领域广,取得多方面成就的重要作家。

欧阳修被称为“天下翕然而师尊之”的一代文宗,首先是由于他创作了一批“超然独鹜,众莫能及”的散文作品。各种形式的短章大论,是他抒发感慨、寄托性情、表述理想的重要工具,是他革除时弊,发表政见、改变文风的得力武器。散文创作的成绩,是欧阳修整个文学成就的最主要标志。前人说:欧阳修“文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吴充《欧阳公行状》)的确,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多样,体裁不拘一格。几种主要的散文样式,几乎应有尽有,并且都为他得心应手地驾驭和利用,各写出一些为人传诵之作。欧阳修又有约十篇左右抒情小赋,如《鸣蝉赋》、《秋声赋》等,它们音韵性强,文字整齐,多用比喻,而同律赋相比,却在写物、言情、议论诸方面显得更加灵活自由,笔调更趋散文化。欧阳修的诗歌创作,不用生僻的典故,不堆砌华丽的词藻,不讲求奇巧的对仗,只把眼之所见、心之所感,仿佛信手拈来,质朴而平易地表现出来,如《题滁州醉翁亭》和《立秋有感寄苏子美》等。为文主张以韩愈为宗,提出“文”“道”并重,“道”先“文”后的观点,反对宋初以来浮靡的文风,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他大力提拔和奖掖后进,培养了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大批着名文人。嘉祐二年,他主持礼部考试,考生凡“为险怪奇涩之文”,一律不予录取,对促进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上一篇:范仲淹 下一篇:王安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