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66页(1084字)
《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孔伋所作。孔伋,又名子思,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是孔子高足曾参的学生,也是“亚圣”孟子的老师。他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诚”说成是世界的本原,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他的思想对孟子影响很大,所以后人往往将子思与孟子并称为思孟,他们的后学即称“思孟学派”,《中庸》就是其代表作。
在政治上,《中庸》想要调和阶级矛盾,突出地发展了儒家忠恕调和的思想。它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过去一般的道德理论神秘化,进一步抬高了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
在教育思想方面,《中庸》开头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认为人的本性得之于天命,只要顺着这一天性去发展,就能得到“道”。所谓“修道之谓教”,正是说明了一个人后天的努力在教育上的作用。
在《中庸》里,不仅提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涉及到了学习过程中的各个主要方面,而且还告诉后学,只要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就定能学有所成。“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顽强学习,培养自己的意志和才华。《中庸》又说,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应该指出,《中庸》的这一思想和传统儒学关于“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思想是有区别的,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在道德教育方面,《中庸》强调“修身”、“事亲”、“知人”和“知天”四个方面,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它认为,在这些方面,修身是最关键的,包括“好学”、“力行”、“知耻”三方面,“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在教育理论上,《中庸》把学习分为“知”、“行”两个方面,认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它引用孔子“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说法,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爱好,对所学内容的实践,以及不甘落后的精神之间的有机联系。认为只要从这三方面作起,就能培养出具有智、仁、勇“之达强”的圣贤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