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70页(1386字)

【生卒】:约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着名的教育家,有“群儒之冠”和“汉代孔子”之称。河北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主要活动时期,是汉景帝和汉武帝在位的汉代的“盛世”。董仲舒在青少年时代就以好学不倦闻名,史书说他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并且有“乘不知牝牡,志在经传”的学习精神。他对《春秋传》很有研究,为汉景帝时春秋公羊学的博士。汉武帝时,曾大举天下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诏,以贤良对策第一被封为江都相。后辞职回家,开办私学,专门从事教育活动并着书立说。

汉初,封建统治者因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以道家的“无为”思想作指导,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了发展,社会矛盾暂时缓和,统治者在镇压人民反抗的同时,更需要一种麻痹人民思想的精神武器。这时,董仲舒用天人感应说宣传“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统治理论,深受统治者的欢迎。

在思想上、学术上和教育上,董仲舒当时提出的“推明孔氏,罢黜百家”的主张,正好适应汉武帝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的企图,而成为当时主要的文教政策。他这样做使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此完结,儒家学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在此后的两千年中,一直统治着文化教育领域。

在教育上,董仲舒曾提出兴太学和重选举两项政策。他认为,要使统治者地位稳固,必须倡导良好的风俗,用教育来除邪扶正。即所谓“教化不立”则“万民不正”,自古圣贤倡“以教化为大务”。为了培养高级的统治人才,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太学,以教育贵族子弟和士大夫中的优秀者,以便“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在地方上,应设庠序,以教一般人士的子弟,使其“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兴学主张,下诏在京城长安设太学,地方广设学校。另外,实行“选士”、“贡贤”的制度,网罗人材。

董仲舒教育思想主要是从封建纲常和人性论的观点出发的。在他的着述中,不仅用天人感应说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而且还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三种。把人性划为三个等级,认为统治者的人性是善的,被统治者的人性是恶的,被统治者必须由统治者来进行教化后方能为善。以此为根据,董仲舒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化民成性”,使受教育者皆知从义而远利。

董仲舒还首创今文经学。他以阴阳五行来解释儒家经典,以造合统治者的要求,成为汉代及以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方法上,董仲舒继承了《学记》的思想,主张“其言寡而足,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只是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提出新的主张,仍然局限于传统儒家“六艺”的范围之内。

董仲舒的着述,除“上疏条教”23篇外,还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等数十篇。今所传仅《春秋繁露》一书,《玉林》、《竹林》两篇包括在内,从中可以看到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