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82页(858字)

【生卒】:1053—1135

【介绍】:

宋代教育家。字中立。北宋南剑(今福建省)将乐人。幼年聪敏,8岁能写文章,被目为神童。24岁时以太学生资格考中进士。此后从政多年,50岁时在荆州任州学教授,71岁时被召入京师,任着作郎兼传讲,专为皇帝讲课,后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77岁辞官回故乡龟山,从事着述和讲学。后人尊称其为“龟山先生”,其主要思想可从《杨龟山全集》和《龟山语录》中见到。

杨时的讲学活动是从21岁时开始的。他除了在官方教育机构中工作外,还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活动。他一生教的学生很多,晚年回乡讲学时,还有学生一千多人。他通过讲学把程颢、程颐的学术思想传播到南方,开南宋理学教学和研究的先河,在当时的学术界影响很大。南宋的一般学者都与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着名理学大师朱熹就是他的三传弟子。

在教育思想上,杨时完全承袭二程的主张,认为求学的目的应是“学圣贤之所为”;求学的方法则是“闻圣贤所得之道”。为学之序,应该是“格物”、“致知”、“明善”,最后能闻“圣贤所得之道”。在他看来,成为圣贤虽然要经过许多层次和过程,但关键在学者本身。如果为身而诚,那么天下的道理就会明白了。

杨时聪敏好学,尊师重道。他早年考中进士后,还力学不止,曾步行到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拜名儒程颢为老师,很得程颢的垂青。程颢故去后,杨时又到洛阳拜程颐作老师,专心研究二程的学说。杨时到洛阳时已40多岁,又是当朝进士,但他并不自满,对老师非常尊敬。一个大雪天,杨时与同学游定夫去拜见程颐,正巧程颐在闭目打坐,他俩见此情景便恭恭敬敬地站立在门外,不敢声张,以免打扰老师的静坐。等程颐静坐完毕睁开眼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深了。程颐见此情景非常感动,对他们的教导也更加精细了。这就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着名的“程门立雪”故事,它反映了我国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