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页(2081字)

克思着。

写于1844年4月至8月,包括三份手稿。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927年用俄文发表手稿的部分内容,1932年第一次全文发表于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三卷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预定要写的一部篇幅浩瀚的着作《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草稿。

它虽不是经过仔细加工、公开发表的完整着作,而是按照作者对有关问题的思想发展所作的记录,但它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在批判准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同时,初步阐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异化劳动的学说,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有着重大意义。

《手稿》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作了深刻批判,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家的利益当作最后根据,竭力美化资本主义,力图永远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在批判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任务,即弄清私有制,贪欲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战胜土地所有者是历史的必然。但这不过是高度发达的私有财产战胜不完全的、不发达的私有财产,私有制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不过是私有制发展的最高形式。在这个社会里,资本家的利益同整个社会的利益是敌对的。

由经济利益的矛盾引起的阶级矛盾,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其结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灭亡。

《手稿》的主要内容,是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异化劳动的学说。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流行的一个含义相当广泛而深刻的范畴,主要的意思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转化为与自己相对并反对自己的异己力量。黑格尔研究了绝对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研究了人的异化,马克思从经济关系,特别是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出发,研究了劳动异化,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劳动不仅生产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0页)马克思从这个经济事实中揭示了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第一,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家,被资本家用来继续支配劳动者,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与劳动者相对立。第二,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在资本家支配下的工人的劳动,不是自觉自愿的,而是被迫的,是一种自我牺牲和自我折磨。

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第三,劳动者同自己的人类本质相异化。劳动本来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多方面的需要,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仅仅成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这就使劳动者失去作为人类生活基本机能的劳动的兴趣。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工人与资本家处于对立的地位。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基础,又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达到极限,必然引起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灭亡。

《手稿》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工人的解放,同时也就是全人类的解放。

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手稿》与当时流行的各种共产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明确指出,那种追求财产平均化的粗陋的共产主义,“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8页)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特别着重分析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认为它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指出它在阐述异化的各种形式时提供了“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同时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指出黑格尔讲的异化的不同形式,无非是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不同形式。马克思还指出,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方面,因而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发展趋势。

《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着作。它第一次对马克思自己的新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作了综合的阐述,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勾画出一个雏形。它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手稿》中的所有手稿都不是完全的,有的遗失,有的论点阐发不充分,对别人的观点的引证和复述同自己的看法和论述交织在一起,提出了一些闪光的思想,同时又用了旧的、难懂的术语,因而在人们的理解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分歧。国内外围绕《手稿》展开的长期争论看来还要继续下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