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辞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1028页(611字)

修辞学史研究内容之一。从先秦到晚清两千多年间众多的文人学士发表过不少修辞理论观点,也出现过较有系统的论着。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宋代陈骙《文则》、元代王构《修辞鉴衡》等。在浩繁的话、词话、文论、随笔、札记中,大量的有关修辞的论述如散金碎:玉,随处可见。古代修辞研究的特点:(1)强烈的人文性。中国最早论及“修辞”的是《易·文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明确地把修辞和立身道德联系起来。先秦诸子的修辞言论也大都体现了人文性,如“情欲信,辞欲巧”、“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等。《诗品》、《文心雕龙》等后来有关修辞的着作结合作家作品谈论修辞,也都注重人文性。(2)学科的依附性。缺乏系统,常与文论、史论、诗话或文字训诂等混杂在一起,没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无处不修辞,修辞不专门,没有真正建立独立的修辞学科。(3)重意轻形。重内容探究,轻形式分析,“文与质”、“辞与意”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但“以意为高”的观点基本占上风。重文辞,轻口语更是古代修辞的传统。(4)不严密性。大多采用随感式、评点式的方法,概念混乱,界限不清。如“比”、“兴”的界限,“风骨”、“文气”的术语,“风格”的含义等。对同一修辞现象的评价或陈陈相因,或互相矛盾。对修辞规律的探求常常是在不同层面做平面的归纳,影响了研究的深入。以上现象,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现代修辞学兴起才得以改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