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738页(3441字)

三国演义》研究课题之一。“文化大革命”以前,学术界对此有所研究,提出了“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反映三国兴亡”说等观点。新时期以来,这一问题成为《三国演义》研究中争论最为热烈的问题,出现了多种新观点,主要有11种:1.“歌颂理想英雄”说。杨毓认为,《三国演义》歌颂了“明君”的典型刘备,“贤相”的典型诸葛亮,“对其他仁厚、智勇、忠义之士,也竭力进行了歌颂。这些歌颂,构成了《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谈〈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载《江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2.“赞美智慧”说。朱世滋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应该阐述为:通过三国时期各军事政治集团之间斗争的描写,揭示了正义的力量只有运用智慧才能战胜邪恶的道理。”书中把诸葛亮作为第一主要形象,对他的绝顶智慧采取毫无保留的歌颂态度,正是出于主题的需要(《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丹东师专学报》1980年第2期)。3.“天下归一”说。王志武认为:“《三国演义》主要表现了‘天下归一’的进步思想。小说通过汉末致乱、农民起义、诸侯割据、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等一系列曲折复杂的历史事件的描绘,表现了汉末至西晋统一这一段历史的真实面貌,表现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治中生乱,乱归于治’的历史辩证法,表现了‘天下归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试论〈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意义》,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与“天下归一”说相近的是“分合”说,阐述此说者有李厚基、林骅的《三国演义简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胡邦炜的《从“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载《三国演义研究集》)等。4.“讴歌封建贤才”说。赵庆元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角是诸葛亮,他是罗贯中“按照自己的美学理想塑造出来的一个‘志’‘德’‘才”三者齐备的封建贤士的形象”,罗贯中“以高昂饱满的热情歌颂他,赞美他”,“还塑造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形象,并且程度不同地予以赞美和颂扬”。因此,“《三国演义》的主题不在于宣扬封建正统思想,也不在于鼓吹‘王道’‘仁政’,而是要为真正的贤才呐喊、歌唱。整部《三国演义》就是一曲封建贤才的热情颂歌。”(《封建贤才的热情颂歌》,载《安徽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5.“悲剧”说。黄钧认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刻画为剥削阶级利己主义的集中代表,封建社会现实存在的象征,而刘备则代表了对封建社会理想道德的追求;二者的尖锐对立,构成了全书最基本的矛盾冲突。魏胜蜀败的结局揭示了一个严酷的事实:对封建政治生活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不是正义,而是邪恶;不是道德,而是权诈。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现实。因此,《三国演义》所表现的蜀汉集团的悲剧,正是悲剧的时代所诞生的我们民族的一部悲剧(《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6.“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鲁德才认为,《三国演义》“描写了封建社会分裂与统一的过程,揭示地主阶级各类人物在镇压了黄巾起义之后,怎样争得统治权和丧失统治权的经验教训。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什么样的英雄人物可以争得霸权,用什么样的思想和策略争夺天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又会丢掉统治权”(《论〈三国演义〉的情节提炼对人物刻划的意义》,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孙一珍进一步提出:“举贤良、恤百姓和善兵法,乃是动乱形势下获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也是从三国时代总结出来的兴亡、成败、得失的可贵经验。应该说这就是《通俗演义》的主题歌。”“《通俗演义》的副主题,就是歌颂忠、义、孝、信、勇等道德情操。”(《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题》,载《文学遗产》1985年第1期)齐裕焜的观点与孙一珍相近,认为:“作者歌颂图王霸业的乱世英雄,他认为人心、人才、战略是谁能成为霸主的决定因素。作者正是围绕着这三个基本点……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三国时代的政治风云的彩色画卷,塑造了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乱世英雄的颂歌》,载《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7.“追慕圣君贤相水相谐”说。曹学伟认为,《三国演义》“通过三国时代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的描绘,以及各种典型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对圣君贤相风云际会、鱼水相谐的政治理想的思慕和追求。”这一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蜀汉集团的代表人物刘备和诸葛亮来正面体现的(《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三国演义研究集》)。8.“宣扬用兵之道”说。任昭坤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的三国战争史,它的主线是战争,它的主人公是曹操、诸葛亮、司懿这三个军事家。因此,“《三国演义》的主题就是:作品通过三国兴亡过程中形形色色的战争描绘,着重揭示了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指挥者能否灵活运用‘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三国演义〉的主题应从军事角度认识》,载《三国演义研究集》)9.“人才学教科书”说。于朝贵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人才的书。‘才与才敌’是它的基本内容和故事情节发展的基本线索,描写不同人才的命运和他们的奇智奇谋,歌颂作者认为最理想的人才,则是小说所表现出的基本倾向,也是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它是我国古代一部形象生动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形象生动的人才学教科书》,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王基的观点与此相近(见其《〈三国演义〉主题新探》,载《三国演义论文集》)。10.“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沈伯俊认为,罗贯中以向往国家统一为政治理想,以歌颂“忠义”英雄为道德标准,二者一经一纬,形成《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两大坐标轴。“罗贯中以这两大坐标轴为中心,把历史的与道德的评价融合在一起:凡是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进步的,他就肯定,就推许;凡是符合他的‘忠义’观的,他就赞美,就歌颂。反之,则予以贬斥和否定。”(《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载《天府新论》1985年第6期)11.“总结历史经验”说。胡世厚从三个方面概括了《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认为其主题是:“通过汉末三国时期尖锐、复杂、激烈斗争的描写,揭露了封建时代政治腐败、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鞭挞了昏愦荒淫、残暴不仁的昏君奸臣,歌颂了致力于国家统一的仁德明主和忠义贤臣,从而揭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三国演义论文集》)针对主题研究中众说纷纭的状况,有学者认为主题研究毫无意义,甚至认为主题根本不存在;多数学者则肯定了主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了使主题研究取得更好的成果,学者们提出了三种主张:1.沈伯俊主张,要正确概括《三国演义》的主题,必须有共同的基础。一是要有共同的概念基础。“简言之,主题乃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看法和主张”,而不是形形色色的读者从作品中得到的千差万别的感受。二是要有共同的版本基础。应该依据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来寻绎罗贯中的基本观念和主张。“如果依据的本子不同,也难免方枘圆凿,格格不入。”(《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2.欧阳健认为:“主题这个概念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模糊概念,它既可以指作家想告诉人们以什么,也可以指作品实际上提供了什么,还可以指读者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以及这三者的统一。总之,是属于对作品的偏于理性的某种内涵物的大致把握与描述。”“主题探究的模糊性就相应地造成了主题研究成果的相对性。”因此,“我们尤其应当承认不同读者对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审美眼光加以归结的合理性。”(《有关〈三国演义〉研究的两个问题的思考》,载《明清小说研究》第2辑)3.与欧阳健“强调从读者的角度来探究《三国演义》的主题”的观点相似,杨凌芬提出了“建立鉴赏论中的主题概念”的观点。她认为,主题概念在作者、读者和批评家的心目中是有区别的。因此,“应该把主题概念看作横跨创作论和鉴赏论的一个总概念,它有两个分支:创作理论中的主题和鉴赏理论中的主题。”所谓“鉴赏论中的主题”,“就是研究者通过作品的形象体系和故事情节掌握的作品的中心思想”(《建立鉴赏论中的主题概念》,载《明清小说研究》第5辑)。进入20世纪90年代,对《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研究有所深入,但对主题问题的探讨却不够活跃,专题论文较少。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对主题的观念和研究主题的方法还有分歧。其二,80年代已经提出多种观点,要想超越它们,提出新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并非易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