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枭雄与明君——论刘备形象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33页(1050字)

学术论文。沈伯俊作。载《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全文分为三节:(一)明君枭雄,一人两面。指出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一方面,刘备一生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另一方面,“枭雄”又是刘备的一大特色,主要表现有四:一是冒险精神;二是机变权略;三是坚忍不拔;四是某种程度的霸道。而在封建时代,枭雄与明君并非截然对立,而往往是同一君主的不同侧面。(二)强此弱彼,有得有失。指出罗贯中在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时,以历史人物刘备为原型,同时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倾向,着力突出其明君形象。宽仁爱民和敬贤爱士这两大品格的充分表现,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摆脱了以往三国题材通俗文艺中刘备形象的草莽气息,成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范型。另一方面,对于刘备的枭雄色彩,作品则有意加以淡化。这自然是为了有利于突出刘备的“明君”形象,但也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病:其一,强此弱彼,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其二,过分淡化刘备的枭雄色彩,无形中降低了他作为刘蜀集团领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使这位历尽艰辛的开国明君少了几分英雄之气,却多了几分平庸之感。(三)多重视角,成功形象。针对有关刘备形象的两种主要批评意见,文章予以辨析和讨论。1.关于“形象苍白”论。文章认为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一,刘备“仁德爱民”的历史依据和生活依据相当有限,作品自然难以将此写得足够感人。其二,在《三国演义》的刘蜀人物中,作者将诸葛亮塑造为全书的主角,花费笔墨次多的乃是关羽;刘备则主要承担“明君”的道义责任,而少有富于个性的言行举止,其形象不能不给人以“扁平”的感觉。其三,作者有意强此弱彼,更使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未能充分彰显。2.关于“长厚似伪”论。文章指出:其一,目的与手段、功利追求与道德向往的矛盾,使刘备难以避免“似伪”之举。事实上,在群雄并起、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政治领袖人物为了争取人心,可以爱民,可以敬贤,却不可能对竞争对手处处“长厚”。其二,《演义》对刘备爱民的描写,确有过头失真之处。文章的结论是:“综观中国小说史,在众多的国君形象,尤其是开国之君形象中,《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是后来绝大多数同类形象难以企及的。因此,尽管他还不是充分典型化的,但仍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艺术形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