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在典型塑造上的开拓与局限
书籍:三国演义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40页(455字)
学术论文。艾斐作。载《辽宁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文章指出,在文学的发展轨迹和小说创作的宏观视野中,《三国演义》处在一个关键的承前启后的位置。“《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运用典型理论创造了具有个性化性格特征的典型群体的文学作品”。“罗贯中所生活的年代和《三国演义》成书的年代,比达·芬奇和塔索的创作盛年至少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而达·芬奇和塔索又是‘典型论’在欧洲‘昙花一现’式的崛起中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由此证明,罗贯中在‘典型化’和典型人物塑造上所达到的成就,不仅大于,而且也先于与之属于一个‘大时代’的欧洲文坛上的最优秀的作家和美学家”。“《三国演义》是一个阵容庞大、流光溢彩的艺术典型的绚丽画廊”,其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等典型,将与堂·吉诃德、罗宾汉、奥赛罗、哈姆莱特等不朽的典型同辉于世界文学宝库的艺术典型行列之中。“《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真正价值,也在于此”。文章同时指出:“在《三国演义》中,‘类型说’的痕迹是明显的”。
上一篇:塑造典型美的辩证法
下一篇: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物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