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第四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72页(1309字)

三国演义》研究史上第四次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湖北大学、襄樊大学联合发起,1987年10月26日至30日在湖北襄樊举行。到会的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40余名学者,提交论文约60篇。会议在前三届全国性学术讨论会的基础上,对《三国演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见解。一、关于《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有学者认为,罗贯中在《演义》中对社会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在历史观本体论方面,他在传统的英雄史观的思想中引入了伦理道德的评判,表现了强烈的推崇“力”与“德”相结合的英雄的倾向;其次,在历史发展观方面,他既受到传统天命论的影响,又接受了柳宗元关于“势”的学说,因而在小说中揭示了历史发展受制于客观趋势和规律性的种种现象;再次,在对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解上,他深入研究了王道义礼与事理功利统一的问题,表现了在义礼伦理规范下追求功利,追求历史进步的思想。二、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会议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多达20篇,有的对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主要人物形象作了新的剖析,有的对“五将”、姜维、司懿、陈宫等过去较少论及的人物形象作了有益的探讨,部分论文写得较有深度。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两点:其一,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有学者运用系统论方法,分析了诸葛亮形象的才智系统及其文化意蕴,指出它包含外在功能和内在结构两个方面,由功能、才能和智能三个层次的各四个要素构成;它的功能的规范性与开放性统一,才能的实践性与心智性统一和智能的整合性与分析性统一的基本特征,体现着具有伦理文化结构和实践理性品格的古代中华民族智慧发展的完美理想;但是,诸葛亮的悲剧,又同时表现着这一理想的自身矛盾,表现着发展和变革传统智慧的内在要求和对人类本质力量自我实现的哲理思考。其二,对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探讨。有学者提出,不能套用当前流行的某些小说评论模式来衡量《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演义》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它的故事情节紧紧为人物形象服务,情节的引人入胜为人物塑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这正是中国小说创作的民族传统。三、关于《三国演义》的美学成就。有的学者从多方面探讨了《演义》的悲剧特质,认为《演义》的悲剧实质在于作者着力颂扬的理想人格系统的毁灭;《演义》中的悲剧人物不同于我国传统悲剧作品中的人物,而与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人物颇为相似;《演义》中的悲剧命运观念与古希腊悲剧相似,表现为对严酷现实的敢于正视与要求解释的不懈追求,表现为热情歌颂人与命运的顽强抗争;《演义》在审美品格上集中表现了悲剧英雄的壮美与崇高,因而具有史般的阳刚美。有的学者分析了《三国演义》三极描写的美学意义:首先,它使矛盾冲突丰富而复杂,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性;其次,它为塑造形象、展示人物思想性格创造了充分的典型环境;再次,它对作品的结构起了重要作用;复次,它还为作品形成寒热相济、张弛相间的艺术节奏提供了方便。在讨论中,不少学者展望了《三国演义》研究的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三国演义》研究要打破稳态,开拓新路,形成多元化、多向性的研究格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