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敏碑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19页(1496字)

【简介】:

全称《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东汉建安十年(205)刻。碑在四川雅州芦山。宋人已有着录,一度佚失,淸道光年间(1821一1850)再次访得。有说重出者爲重刻,非原石。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碑“连额高一丈五尺,碑文高六尺二寸六分,广五尺二寸四分。”“额高四尺二寸四分”。隷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九字。额篆书二行十二字“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

【集评】:

淸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书法遒劲古逸。”康有爲《广艺舟双楫》谓其“华艳”,又云:“体格甚高,有《郙阁》意。”杨守敬评此碑:“石质粗,锋铓多杀,无从定其笔法之高下,而一种古穆之气,终不可灭。”

【赏析】:

《樊敏碑》诞生于东汉末年,这时期,光耀千秋的汉隷已实现了对自身的完善而成熟定型。其间碑刻书迹宏富,气象万千。《樊敏碑》作爲方正古朴一路的代表作之一,历来受到金石学家们的推重,成爲传世汉隷名碑。

倘以庄严、精整、充满“庙堂气”的《礼器》、《乙瑛》、《史晨》诸碑爲规範化的汉隷的“极则”,那么,爲期稍晚而地处荒僻的《樊敏碑》则还保留着一种自然古朴的“山林气”。

《樊敏碑》方整朴茂,风貌近似《郙阁》、《衡方》。但就结体的平正雍容,点画的拙重华滋,较之《衡方》则谨严险峻不足而敦腴婉丽过之;就其体势的出规入矩、波磔分明,比于《郙阁》,则古拙天然不及而端凝俊逸过之。

该碑石质粗,年代久远,大自然磨去了它的锋铓,使我们今天难以捕捉到书者运笔的微妙轨迹。然而,自然力也同时爲它“雕塑”了更加浑穆的风神。碑文向我们展示了东汉的社会情状、汉羌民族关係等历史画卷。当我们让想象随着线条的走向而驰骋时,似乎已从古人那笔底刀痕间的精神存留,感受到了当年羌先民们粗犷质朴而又彬彬有礼的性格情感,以及人际间友好和睦的气氛……。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汉碑书法的美学特性,从而发掘出更丰富、更深层的内涵。

此碑笔圆字方,有篆书的笔法,有楷书的方正。此碑笔画较粗,间架适当,布置均匀,端庄稳美,厚重雄健,独具一格,符合隷书向楷书过渡的趋势,以崭新的艺术形象出现于汉代书坛。从字形结构上看,是变当时的扁形隷书爲正方。一般隷书取横势,此碑已有取纵势的倾向。用笔近于《西狭颂》,但更圆润;结体上类似于《孔羡碑》、《熹平石经》。从用笔上分析,起笔完全用篆书裹锋的方法,收笔时尽量缩短长波燕尾的幅度,一按即提,而且弧度比一般隷书要小,大部分笔画几乎完全平直。由于波磔短,弧度减小,就使结构趋于正方,但不觉呆板。这主要是有圆的用笔,有浮雕般立体感强的线条,有巧妙的取势,有结构上的丰富变化。如“遗、达”的两个“辶”字各不相同;“敏”字上部的两短横姿态各异,左面短横微弯而下俯,右面的短横平而右端稍重;“字、宓”的两个“宀”各异,“祖”字的三竪方向有变化;“且”字的三个空白大小不一。从取势上看,“升”左顾,“戱”右盼,“祖、后、君、达”也是盼顾有情,精神飞动。此碑笔画粗细也有变化,“达、肇”细,“祖、宓”粗。一字之中主笔较粗,所以有强烈的节奏感。由于此碑已有向楷过渡的趋势,因之隷书的特征比一般隷书要少一些,如“字”字之鈎已无隷味。学者亦须注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