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纪功颂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476页(966字)

【简介】:

唐显庆四年(659)刻。唐高宗李治撰并书。行书。三十五行,行七十至七十二字不等。额飞白书“大唐纪功颂”五字。在河唐汜水县等慈寺。

【赏析】:

由于太宗皇帝的倡导,整个唐代的行书被一层儒雅化了的王羲之书风笼罩着,它所特有的寓流美于中和之中的翩翩君子风度,是我们在以后各代行书中都难以见到的。

站在李治这块御笔碑刻面前,它那平整、宽松的结体,流畅、飘逸的线条,不由得使我联想到唐代的工笔人物画。画中安详的面容、丰腴的身躯、飘拂的衣纹,不正与李治笔下的汉字形象一致吗?!宽博、温醇、安逸,这是唐代整个上层贵族阶级的人格形象。作爲国威强盛的一国之君,李治的心裏无疑充满了满足感、平衡感,此种心态孕育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呈现出那种鼓乐齐鸣、歌舞升平的景象。很难想像处于山河破碎的宋徽宗笔下瘦骨嶙峋的瘦金体会产生于李治之手。

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警惕本碑所流露的这样两种倾向:首先是线条的雅化,这种雅化削弱了书法的阳刚之美,其结局必然是精神的萎缩和艺术的堕落;其次是字形排列的均匀化。如果将其与王羲之诸帖比较,就可明显地发现这种均匀化的缺陷,它丧失了艺术品应有的生命韵律—节奏感和灵动性。上述这两大弊病到了明淸“台阁体”、“馆阁体”那裏恶性发作,危及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生命。

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可谓笃爱书法到“入迷”的程度了。他购得右军佳帖,即令太子临摹,还要临写五百本之多。因此,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写得一手好字。《墨池编》称“高宗雅善眞、草、隷、飞白”。

唐高宗书学王右军是可以肯定的,此碑有明显的王字痕迹,用笔一拓直下,势态左低右高,笔意连贯,结构紧密,遒劲妍逸。但仔细观察它与王字又不尽相同。如果我们将唐太宗的《温泉铭》与此碑对照,就会发现其中有更多李世民的成分,子学父书是非常自然的,只是高宗没能自立门户,故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将唐太宗的书法列爲妙品,而唐高宗的书法仅列爲能品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