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轴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021页(1497字)

【简介】:

明·董其昌书。纸本。楷书,书杜甫《谒玄元皇帝庙》五言排律一首。凡六行,共一百八十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

【集评】:

明人跋:“董宗伯先生书法之妙,世皆知之。然皮相者,先生之行草耳。而贋笔十属其七。至于楷法,世人未许。予见此书,乃先生用意临摹褚墨极好于此。余久在先生门下,见其运笔之妙,否则,不知其精神所也。此卷特得徐浩之法,兼得欧颜之神,非磨墨万锭,未可与窥其奥也。”

【赏析】:

此爲董其昌临写徐季海之法书一帧,也是流传有緖的楷书眞迹之一。《松江志》曾说董其昌:“临摹眞迹,至忘寝食。”由于这样不甘落后,努力进取,故能在明代书苑裏居于高位。其楷书在遍临魏晋唐宋名家手迹的基础上,着重吸收和融会晋王羲之、唐颜眞卿、李邕、五代杨凝式的长处。把二王的俊秀流洒,唐人的圆重严谨,以及宋人的洒脱劲挺揉合于一体,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字体秀润遒媚,气格高雅,布局分行疏朗匀称,颇具佳色。这位习古的集大成者,虽以标准的“帖学”路编继承爲主,个性特点也是比较明显的,能驾驭古法,自抒胸臆,因此旣显得苍老秀拔,凝重有力;又以气韵贯通,显得更加淸超神逸,秀美无比。虽曰临仿书迹,但基本上是出于自运,确实已连到了“心手双畅”的地步了。“以有意成风”,“以无意取态”,不重摹,不死学,不追形,而是攫取适合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艺术修养爲目的,讲“士气”,入禅理,尙韵尙意,行神于虚,以神韵胜,不斤斤计较点画间的得失,而是能得古人意趣,遗貌取神,达到学古爲己用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

我们知道董其昌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书,其楷书一直到晚年仍未摆脱早年学颜的影子,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时尙像宋代一样,在帖学笼罩下以继承传统爲主流。但是,董其昌天资聪頴,深谙书法并又功力过人,故其书风秀逸儒雅,烟雾飘渺,此件实爲董其昌书法中的精品。可谓“风流蕴藉,掩映一时”。

赏董其昌是明末及淸初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以天眞烂漫着称,自云属“率意之书”。他的楷书出自颜眞卿,十七岁开始学《多宝塔》。此件杜甫轴虽是临书,但可以看出笔力坚实,有颜书风貌。另一轴《仿颜眞卿书》,则更能体现颜书的率意雄强。

此作的跋语称:此书“虽方实圆,脱去虞褚姿媚态”。这句话爲我们提供了赏这幅作品的重点。

古人论书,重视方圆用笔,认爲,“眞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爲妙矣”;“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爲美善”。就是说,方圆并用爲最理想。董其昌称此作“虽方实圆”,也含有方圆并用之意。对此,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在结构方面,此作是方整的楷书字,字字略向右倾,具有欹侧之势,表现出“以方正爲体,以圆奇爲用”的神髓;二、在转折方面,不少字是内方而外圆,不是单一的方,也不是单一的圆,富于变化;三、在笔质方面,给人骨力挺拔之感,但又不显乾枯嶙峋,可谓“骨方而肉圆”。至于“脱去虞褚姿媚态”者,大槪由于虞书大小字皆圆、褚书大字用方小字用圆之故。笔笔皆圆,易显姿媚,所以董其昌对虞褚楷书不以爲然。

上一篇:尺牍 下一篇: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