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021页(860字)

【简介】:

明·董其昌书。纸本。行草书,共四幅,凡二十行,每行字数不一,第一幅23.2×10.4cm,第二幅23.2×10.2cm,第三幅23.2×10.3cm,第四幅23.2×9.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七)。

【赏析】:

董香光擅长行草书。自述先后以颜眞卿《多宝塔》、虞世南以及王右军《黄庭经》、锺繇《宣示表》等爲师。但三年都只是“徒守格彻”,“实未有入处”。后来,到嘉兴游览,亲眼观赏了项子京所有“家藏眞迹”,又在金陵见到了王右军的《官奴帖》,才“渐有小得”。前后二十七年翰墨苦求,博取衆长,自出异色,终成明末四大书家之一,爲时人所称誉。

香光行草,运笔吸收了草书夸张的手法,并加以改进,或者一字甚至数字游丝相连,气韵贯通,或者形断神趋、默默顾盼,或者若离若即,情意绵绵;虽侧锋屡出,欹笔偶生,而构形结体却内聚外张,自然有变而不失平正;布白字距偶有疏略,但行气贯通;兼之用墨喜乾爱淡,用笔夸张之处往往出现隐隐飞白;形成虚实相生、柔而不弱,平正出欹生变化,静中寓动孕生机的艺术效果。玩味香光此行草尺牍,有如漫步山涧,眼前湾湾淸漪辞别朶朶春花,耳边潺潺流泉绕过层层山石,你会感到它是那样自然流畅,富于活力;仿彿把酒秋林月影,映着朶朶光华,醉享徐徐淸芬,你会觉得恬静潇洒,心旷神怡。

不过,由于董香光有时过于追求“率意”,用笔中侧锋求和结体、布局上游丝相连,也往往出现似乎故意作态、失其自然的弱点。如“中伤”、“仲倩”的收笔与起笔,侧锋用笔构成游丝相连,使“中”、“仲”的结体失重,形貌侷促。“能行矣”三字的收笔、起笔游连,更明显看出是爲游连而游连,故作姿态,造成笔画柔弱,仪态轻浮,实在是美中不足。但总体而论,此作也还不愧称爲雅俗共赏的佳品。

上一篇:七绝诗轴 下一篇:杜甫诗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