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予先生甲骨文轴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493页(721字)

【简介】:

现代·董作宾书于一九四四年。纸本。篆书。凡十一行,共九十三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下)。

【赏析】:

罗振玉是最早书写甲骨文的人,他以金文之笔入卜文,板滞有余,韵致不足。董作宾所书甲骨文,笔致圆润秀丽,端庄静雅,由于他本人对甲骨学涉猎与研究较广深,故能得其甲骨之神韵、趣味,这件作品中所书甲骨文轴,是摹写卜辞原文,章法根据甲骨而布置,有高低疏密,字略有参差错落,行气贯通,相映成趣。结体一般都偏长一点,用笔仿契刻之意,多起落笔都是尖的,中段略粗,故其字体婉曲舒徐,顾盼自若,有一种挺劲端凝秀雅之气溢于纸上。(刘江)

董作宾的这幅甲骨文书法作品字形取法武丁时期甲骨文书体。由于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工具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若以柔软的毛笔来表现锋利坚劲的契刻效果,是很不容易的。这幅书作向观者展示出作者深沉的笔下功夫和对形式美的追求。他并不硬摹契刻刀迹的细瘦尖硬,而是发挥笔墨的自然效能,写得淸润朗健,骨肉停匀,神完气足。字的结构整肃峻峭,形态变化自然。最有特点的是作品的章法,首先,前两行的疏朗独立与后八行的茂密成阵相映成趣。其次利用行字的多少变化,在通篇布局上表现出作者明显的构图意识—前两行以第二行爲主形成顶天立地的长条形,再以后八行构成梯形,佔据中下及左下角部分。最后,以两行行书款字布于左上角,与正文部分相呼应,并破中上及左侧的空白,右下侧的条形空白,则以右下角白文印章破之。整幅作品虚实对比十分强烈,但感觉平衡统一,有肃穆之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