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香港基金市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399页(881字)

香港基金市场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香港第一个单位信托基金成立于1960年,信托人为汇丰银行,该基金于1970年终止。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香港经济稳步发展,居民财富的积累,基金市场的发展潜力开始逐渐被认识,基金数目和资产总值均开始出现较大增长。1973年,香港认可基金数目只有8家,资产总值只有4.1亿美元;到1979年,认可基金数目猛增至80家,是1973年的10倍,资产总值增至10亿美元,增长了143.9%。80年代,是国际基金大发展的时期,也是香港基金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1983年以后,香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投资者财富进一步积累,再加上基金机构的积极宣传推广,香港基金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经证监机构认可的基金,从1980年的69个增至1989年的781个,增长了10.3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基金,从1980年的8个增至1989年的44个,增长了4.5倍。这期间,香港基金投资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投资对象有存款证、股票、债券、商业票据、黄金、外币、期货和期权等,雨伞基金、基金的基金等特殊类型的基金也相继推出,投资者所属阶层也扩展至香港本地广大居民。90年代以来,香港基金业的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而中国内地基金在香港基金市场的兴起更为之注入了活力。自从中国推出B股以后,香港基金市场立刻兴起了一股中国基金热,许多着名的基金经理人公司都纷纷推出中国基金,中国基金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反应极为热烈。在中国基金的带动下,其他基金也异常活跃,数目猛增。到1993年底,经证监会认可的基金达到895个,在联交所上市的基金达到46个,基金经理人公司达到61家,基金管理的总资产达到454.94亿美元。基金按组织形式可划分为单位信托基金(Unit Trust Fund)和互惠基金(Mutual Funds)两种,香港登记注册的基金绝大多数为单位信托基金,互惠基金只是极少数。在香港,基金除受《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守则》的监管外,同时还受《证券条例》、《信托人条例》和《保障投资人士条例》等的制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