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实际余额效应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598页(2145字)

关于货币实际价值变动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除了利率的传导机制以外,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动也会引起货币自身价值的变动,进而对储蓄、投资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及其作用过程,被美国经济学家D·帕廷金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理论源于剑桥学派的“庇古效应”,承认庇古关于货币实际价值的变动会通过实物市场的财富效应而对消费与储蓄函数产生影响。但认为货币实际价值变动的影响绝不仅只在实物市场起作用。1956年,D·帕廷金出版《货币、利息与价格》一书,将货币实际价值变动的影响引入由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组成的“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分别阐述了财富存量变化对各市场需求函数的影响。

帕廷金认为,经济的均衡决定于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各自的均衡及其相互关系。除劳动市场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能够自动地趋于均衡以外,其余三个市场的均衡都要受实际收入、实际利率与实际货币余额存量的影响。充分就业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实际国民收入可以视同一固定不变的常数,于是对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起决定作用的是实际利率与实际货币余额存量。正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存量对消费函数、债券需求函数与灵活偏好函数的影响的分析,帕廷金说明了财富存量变动对总支出与总收入的作用。

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动会改变经济中实际货币余额的存量,在各市场产生不同的“实际余额效应”。首先,在商品市场,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政府支出增加,并由此引起各经济行为主体的货币持有增加。在既定的收入、财富和利率标准下,家庭会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企业会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会导致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同时增长。再加上政府需求对总需求的刺激,迫使物价水平上涨。其次,在债券市场,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会改变债券市场的供求状况。在既定的收入、财富与利率标准下,家庭会因实际货币存量的增加而扩大对债券的实际需求,企业会因实际货币存量的增加可以代替债券发行以融通当期支出而减少对流通中债券的实际供给,形成债券市场供不应求的缺口。于是,债券价格上涨。债券价格上涨意味着利率下跌,而利率水平的下跌将引起投资需求的增加。这样一来,总需求曲线会因资本成本与实际收益的变动而产生的实际余额效应而进一步上移,致使商品市场已经上升的物价水平更加上涨,产生通货膨胀缺口。最后,在货币市场,通货膨胀会减少各经济行为主体备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于是,在商品实际货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各经济行为主体会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以增加备用货币的持有,恢复既定的实际货币余额存量。一旦这个既定的货币存量标准达到,对备用货币的持有需求也就停止。因此,对商品和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都会因物价的上涨而有所减少。正是由于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会随物价的上涨而作反方向的变动,所以当物价上涨一倍时,名义货币总需求的增长额不及一倍。这就是说财富存量变动引起的“实际余额效应”在货币市场表现为名义货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于是,当名义货币供给增加而使货币需求曲线上移时,由于增加的货币并不全部用于备用货币的持有,因而实际货币需求的增加小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此时,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跌,需求曲线上移使利率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到均衡水平。

当物价水平开始上涨以后,各市场又将发生与上述过程相反的实际余额效应:在货币市场,物价的上涨会使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需求曲线进一步上移。当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幅度一致时,货币的供求均衡,利率恢复到均衡水平。在债券市场,物价上涨会使债券的需求与供给都增长,但需求上涨的幅度小于供给上涨的幅度。于是债券价格下跌,利率回升。当物价水平的上涨完全吸收了增加的货币数量时,债券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会在新的均衡点相交,利率又会回升到原来的均衡水平。在商品市场,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会使物价上涨的势头自行减缓。因为价格上涨使实际货币余额存量减少,从而在负的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减缓对商品市场的超额需求。当物价水平上涨的幅度小于货币数量增长的幅度时,实际货币余额存量将继续大于货币量增长以前的水平,从而使通货膨胀缺口继续存在。但是,当通货膨胀率超过了货币增长率时,实际货币余额存量就会小于原先的水平,从而导致出现紧缩性缺口。只有在物价水平与货币作同比例上涨时,才能使实际财富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于是,实际利率与实际收入均不变,代表实际支出的总需求曲线仍然维持在最初的水平。

总之,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动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存量的变动对各市场需求函数的影响而发挥作用的。由于各市场“实际余额效应”的综合作用,名义货币供求的变动最终通过一般物价水平的涨落而趋于一致,而对均衡利率水平并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帕廷金的理论模型中,对经济起实际作用的是货币的实际量而不是名义量。实际货币存量的变动才是引起实际利率与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动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