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信用创造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50页(1999字)

西方政治经济学中关于银行的本质和作用的一种理论。是与信用媒介论相对立的一种理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吸收的存款以放款于人,且能先行放款,藉以创造存款。故银行的授信业务优先于其受信业务,并决定着受信业务。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信用创造论是一种始于19世纪末,盛行于现代的关于信用作用与银行本质的学说,其代表人物有:信用创造论的先驱者是18世纪的约翰·劳(1671~1729年),其余代表人有19世纪末叶的麦克劳德(1821~1902年)及20世纪的彼特(1883~1950年)、哈恩(1889~?)、阿伯特·韩等人。

信用创造论的核心内容有:①信用的实质。约翰·劳在其《关于货币的考察》一书中,提出了信用创造论的基本命题,他认为:货币就是财富,增加货币就可通过增加社会的就业,资源的开发和工商业的发展而使国家臻于富庶。但货币不须是金银货币,而以用土地、公债、股票等作保证所发行的纸币为最好;而纸币则是银行的一种信用,银行通过信用的供应,就能提供丰富的货币,给经济界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使经济繁荣,国家富庶。所以,信用即是货币,即是财富,也即是资本;银行供应信用,就是创造货币、创造财富、并也创造资本。麦克劳德在继承约翰·劳主要观点的同时,还断言信用是资本,而且是生产资本。他认为银行创造的信用,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故是一种资本。而且各种流通信用与货币有同样的效用,两者都可用于流通中已经存在的商品,并促进新产品的形成。所以,信用与货币,在同样的方法下和同一的意义上用作生产资本。哈恩在麦克劳德的理论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地发展信用创造理论,坚决地主张银行的授信业务优先于受信业务,资本的形成是信用创造的结果,银行是经济繁荣的激发者以及银行可无限创造信用等。哈恩也认为信用即是货币,但他不简单地认为等同货币与资本,而认为信用能形成资本。哈恩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信用与资本的关系,一是银行提供信用后,企业家将从事何种商品的生产?二是银行提供信用后,企业家将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生产?关于第一问题,哈恩认为信用提供对于所产商品的种类有重大的影响。他认为,信用愈扩大,利率愈低,资本商品的生产愈多,从而资本亦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萎缩,利率愈高,资本商品的生产即愈少,从而资本即不易形成。关于第二个问题,哈恩把生产方法分为直接生产的方法和迂回生产的方法两种,而认为银行提供信用,企业家们即将采取迂回生产的方法以进行生产而致资本形成,否则即将采取直接生产的方法,以致资本不能形成。迂回生产的方法,也叫资本化的生产方法,依照哈恩的意思,企业家究竟采用何种方法以进行生产,完全依存于银行是否无息提供信用或取息是否低廉。②关于信用与物价、利率和危机的关系。麦克劳德认为通货(包括货币与信用)对物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货增加,物价上升,通货减少,则物价下降;对利率的影响亦然,只是方向相反。他还认为,由银行信用供给的货币,必须适度,若过度,即滥用了信用,将引起生产过剩,因而促成商业危机的发生。哈恩也认为,银行扩张信用后,物价必然上涨。他还认为,高物价与低利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并行关系。③关于银行的本质。麦克劳德和哈恩均有论述。麦氏认为,银行的本质是信用的创造和发行,银行供应信用,决不受其所受信用的限制。银行绝不仅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媒介者。哈恩则将银行分为二类,一类是信用创造银行,一类是信用表现银行,信用表现银行只作信用的媒介,其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甚小,信用创造银行则与此相反,其对国民经济的意义甚大。④关于信用创造的限度。麦克劳德与哈恩的观点相左,麦氏认为在所收受的现金存款的基础上,究竟可创造多少信用,主要取决于习惯的存款准备率。哈恩则认为,银行能无限地创造信用,信用创造银行提供信用的范围,只为其所受信赖的大小及其对于流动性的顾虑所制约,其他则没有什么能够限制它;就是发行银行提高贴现利率,对它也不起限制作用。

信用创造论是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支票流通,转账结算扩大;商业银行的贷款不主要依存于吸收存款;中央银行发行地位的提高。相对于信用媒介论,信用创造论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强调银行的资产业务决定负债业务;二是宣传信用能够创造资本。最值得一提的是阿伯特·韩。韩提出,信用就是货币;通过“供给信用→购买商品→发展生产→增加财富→形成资本”的过程,信用能形成资本;主张扩大信用,繁荣经济,并认为信用是靠银行供给的,银行具有无限地创造信用的能力,因此,银行只要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就能够促使经济的繁荣。

上一篇:信用媒介论 下一篇:中华金融辞库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