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真实票据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52页(1000字)

最典型的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存款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为应付存款人突然提现,就需要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因此,商业银行的放款应是短期的和商业性的,因为短期的和商业性的贷款带有自动清偿性。即是说,只有以真实票据作担保抵押的银行券发行和贷款才是实在的、才不会过剩。

真实票据论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其核心内容是:为交换“真实票据”,即对于实际价值或创造过程中的价值的权利而发行的银行券数量不会过剩;而且,既然非银行的公众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并是有限的,因此,至少在长期里,任何多余的银行券都会自动地回到发行者那里。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只应发放短期的自偿性的商业贷款,以满足企业的周转资金需要。所谓自偿性,是指由借入资金本身的收益来清偿贷款的本息,也就是说,这类贷款将随着物资的周转、产销过程的完成,从销售收入中自动得到偿还。这种贷款具有以下特点:①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②只能用于商品周转的资金需要,并且必须用商业的销售收入偿还,即自偿性。③放款必须以真实票据为凭证。所谓“真实票据”是由实际债权人对实际债务人开出的汇票;与此相对应的是“虚拟汇票”,即“对于这些汇票严格说来既不存在实际的债权人,而是由银行给予贴现,也不存在实际的债务人,而只有使用货币的项目设计者”。当银行对虚拟票据贴现时,借款人显然“并不是以任何自有资本,而是以银行预付给他们的资本进行交易”;另一方面,当以真实票据贴现时,银行券仅仅是替代了大量本来会处于闲置的金银,因而能用于流通。

真实票据论起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的银行发展时期。亚当·斯密对其进行了首次的权威阐述,后来桑顿和李嘉图又在着名的金块主义之争中予以否定,图克和富拉顿在19世纪中叶的通货与银行之争时以“回笼法则”一词最终恢复了这一概念和理论。真实票据论在现代货币理论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真实票据论其所以形成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是由于当时还没有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和最后贷款人,没有任何机构给商业银行或整个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保证,流动性差的放款就有可能给银行带来麻烦,甚至导致挤提现象发生。后来虽然有了中央银行,但这种典型的资产管理理论,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支配或指导着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

上一篇:信用券学说 下一篇:中华金融辞库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