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借贷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99页(820字)
亦称“国际收支说”。关于汇率决定的一种学说。认为汇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因而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外汇的供求均受到一国国际借贷关系的支配。在此所指的国际借贷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包括商品的输入和输出、有价证券的买卖、非贸易的收入和支付、资本及其利息的收入和支付等等。
在金本位制逐渐崩溃,不兑现纸币制度逐渐被各国所接受的时期,西方经济学界在研究国际金融时,都结合了从金本位制向不兑现纸币制度的实际进行探讨。英国经济学家、自由放任政策的坚定支持者G·J·戈森在其1861年出版的《外汇理论》一书中,在休谟、李嘉图等前人论述的基础之上系统地表述了国际借贷说的主要观点。
戈森把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大类。前者指尚未达到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是指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而只有流动借贷才对外汇供求产生影响。戈森认为,流动借贷对外汇供求与外汇汇率变动有如下关系:①一国的流动借贷相等,外汇供求相等,汇率不发生变动;②一国的流动债权大于债务,则外汇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外汇汇率就要下跌,即本国货币对外价值提高;③一国的流动负债大于债权,则外汇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外汇汇率就要上涨,即本国货币对外价值下跌。至于物价涨落、黄金存量、使用状况和利率水平等,尽管对汇率变动有影响,但它们仅是次要因素,只有国际借贷才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国际借贷说中的流动性借贷的含义与狭义的国际收支即经常项目的含义一致,故该学说又称为国际收支说。
戈森把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的原因归结为国际借贷关系中债权债务的变动,并未进一步分析说明汇率决定的基础,这就为20世纪20年代沿着汇率决定的基础这一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