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通速度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27页(858字)
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认为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减少货币发行量,从而弥补流通中货币数量之不足的认识。
唐朝通货短缺,钱重物轻,货币思想家们一直多方探究原因,以求解决的办法。中唐时,就有人提出,货币之义贵在流通,反对壅塞、积滞,他们主张鼓励货币流通,禁止“蓄钱”,以此解决物轻钱重的问题。这反映出他们已认识到储藏中的货币同流通中的货币其作用是不同的。宋朝,出现“钱荒”,同样是通货不足。神宗时的参知政事张方平(公元1007~1091年)在论述解决“钱荒”问题时,已隐约触及到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数量的关系问题。他说:“臣向者再总邦计,见诸炉岁课上下百万缗,天下岁入茶盐酒税杂利仅五千万缗,公私流布,日用而不息。……凡百用度斯焉取给。”(《乐全集》卷二五)意思是现有钱炉铸钱大约100万缗,每年的财政收入有大约500万缗(支出亦有500万缗)已能满足需要。这意味着100万缗的钱币满足了500万缗财政收入支出的周转。张方平虽然没有明确地讲出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但已触及到了这一概念的现象。准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同张方平同时代的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宋代大科学家、政治家。博学多能,官至翰林学士、三司使、龙图阁待制等职,曾执掌中央财政事务。他分析通货短缺的原因之一是窖藏阻碍了货币的流通,认为加速货币流通就等于增加了货币量。他说:“钱利于流借。十室之邑,有钱十万而聚于一人之家,虽百岁故十万也。贸而迁之,使人飨十万之利,遍于十室,则利百万矣。迁而不已,钱不可胜计。今至小之邑,平常之蓄,不减万缗,使流转于天下,何患钱之不多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八,熙宁十年六月壬寅条)这里明确地提出了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减少货币数量,足见他对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数量的关系有十分明确的认识。沈括的这一理论,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货币流通速度论早6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