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不惜铜爱工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35页(610字)

北朝时人孔觊提出的反对铸币贬损的货币主张。刘宋明帝时唯用古钱,铸币贬值严重,通货短缺。公元479年,萧道成取得政权,建立南齐,他坚持废除古钱,另铸新币,造成通货紧缩。针对这种情况,孔觊于南齐建元四年(公元482年)提出铸钱均货主张的同时,还从总结历史上钱币流通的经验教训中尖锐地批判了货币名目论,明确提出铸造钱币不能惜铜爱工的主张。在孔觊看来,铸造钱币,首先在于稳定币值,不能轻易改变单位货币的重量,使钱时轻时重;钱轻则盗铸盛行,钱重则流通不便;以往的“铸钱之弊,在轻重累变”(《南齐书·刘俊传》),孔觊认为:“民所盗铸,严法不禁者,由上铸钱惜铜爱工也,惜铜爱工者,谓钱无用之器,以通交易,务欲令轻而数多,使省工而易成,不详虑其为患也”(同前书)。也就是说,货币有它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由一定数量的铜和人工的耗费所构成,并应同货币的名义价值保持相适当的比例,不能只求增加钱币数量而轻易减少;现在盗铸盛行,严法不禁,就是因为这个比例不适当;比例失调的原因,在于统治者铸钱时惜铜爱工,力求省工减料,尽量多铸轻铜钱。孔觊进一步深究造成惜铜爱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错误地把钱看成是无用之物,其价值可以由封建国家规定,铸造得越多越好,致使盗铸难禁。由此可见,孔觊对货币的认识,已涉及到货币价值论问题,他所提出的铸钱“不惜铜爱工”的主张,成为以后货币理论家反对铸币贬值政策的武器。

上一篇:民入钱署铸钱论 下一篇:铸钱均货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