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非金属货币本位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51页(579字)

中国近代经济学家对实行非金属货币本位主张的批判观点。寅初与章乃器均认为,能力本位制、虚粮本位论、物产证券制等主张掩盖了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下中国社会生产力衰退,及私有制社会生产关系内在矛盾冲突的真相,是地方封建势力推行通货膨胀之标本。马寅初指出,“计量物值,必须以某种价值为标准,是犹以尺计长,以磅计重之意。尺必有长度,方可量他物之长;磅必自有重量,方可衡他物之重。金之为币,即以其本身含有价值。”以金为货币还因其价值比较稳定。进入交换领域之产品价值“一为主观的使用价值,一为客观的交换价值,物产证券本身无价值而以物产之价值为价值,无值之物,如何可为物价之标准。”并且“主观价值,人人不同,无法使其一致,实有利用含有客观价值的第三者为价值之尺度,使与其他物品相比,而后始能确定物品之价值”(《中国之新金融政策》)。马寅初未提及代表交换价值之货币能够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主要原因,但他所强调的货币价值的客观性却切中了实行非金属货币本位论的要害。马寅初还论证了货币本位问题同纠正私有制社会的剥削现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章乃器则进一步论证诸多物品、能力货币本位理论如何,忽视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带来的灾难,劳苦大众绝不会因为粮食、财富是他们辛勤生产出来的,于是获得“代用券”、“证券”即可摆脱贫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