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中国当代金融学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51页(2313字)

计划经济制度不仅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限制了中国经济学家理论才华的发挥,当我们回顾中国当代金融学说的发展道路、审视中国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们所提供的思想产品的理论价值时,对于“存在决定意识”这一经典命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

中国当代金融理论研究可粗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78年;第二阶段自1979年至现在。阶段划分的依据是经济体制背景。

改革之前近三十年,中国实行以集中统制为特色的计划经济,全社会实物资源的配置由政府编制的计划决定,货币资金则主要由财政部门根据计划拨付。作为金融机构主干的银行业由国家完全垄断,并且其业务也限于代理国库、吸收存款、支付清算、在超定额流动资金上为企业提供有限的信贷服务等方面。

生产资料的计划调拨方式使人们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中国的货币流通理解为只与生活资料即社会零售商品相对应的现金流通。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的金融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探讨了中国特定条件下的货币必要量问题,并提出了“1∶8”的经验性比例,即:人民银行每发行一元人民币,一定要有八元左右的社会零售商品与之相对应,偏离这一比例,货币流通量就有过多或过少之嫌。用这样简明的语言揭示计划经济体制下现金供应的合理界限,这在当时世界上所有计划经济国家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经验性比例作为一种简洁的分析方法一直沿用了几十年,到80年代前半期,许多金融理论工作者还用这一思维工具分析变化了的中国货币流通状况。

如果将“1∶8”经验比例的效用绝对化,那么,其隐含的前提是对货币定义限定在流通中现金上,但是,无论从中国的货币流通实际,还是从世界范围看,不将存款定义为货币,总会产生许许多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必然会产生诸如“广义货币流通”和“狭义货币流通”这样的理论争鸣。

金融是与商品经济融为一体的范畴,金融也是一个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但在改革开放前极“左”思潮流行的时期,“阶级斗争渗透一切”的观念也对中国学者的金融理论研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其中,在60年代开始出现并持续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关于货币有无阶段性的大讨论就是明显的一例。从今天的理论目光来看,无论从哪些角度进行并进行怎样缜密的推理和论证,说货币具有阶级性都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但在当时,这种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大讨论的的确确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和金融理论工作者的参与。

中国的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闭关锁国式的经济环境、对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僵化理解,使得不少经济学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货币范畴存在的合理性及它们的社会作用等问题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尽管许多学者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这些理论问题,但他们所提出的“非商品论”、“半商品论”及“货币消亡论”等观点,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负面社会影响。应提及的是:中共党内坚持极“左”路线的一些人也曾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抛出了“货币无用论”、“货币消亡论”、“货币有害论”等观点,他们用极端的经济理论观点服务于搞垮中国经济的政治目的,可以说,他们只是提出了论点,而不是理论。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时期是以1978年4月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讨论为标志的。这场始于20年前的讨论不仅带来了政治格局、经济体制方面的巨大变化,也迎来了中国经济理论和货币金融理论的繁荣。老一代金融专家的代表黄达教授于1984年出版了力作《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代表着中国经济学家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时期对财政信贷之间关系的理论探索,该着作第一次将货币金融问题提到了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地位。伴随着总体经济体制和微观经济基础的变化,80年代的中国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金融研究繁荣局面。在一浪接一浪的研究讨论中,理论工作者紧密联系实际,重点分析了改革时期财政银行关系、货币流通速度变动规律、货币供求、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现金管理及信贷计划控制等问题,形成了相当一批质量较高的论文和着作,并涌现出一些在金融理论界能起到承上启下历史作用的学术新人。

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金融理论研究状况又具有一些不同于80年代的特点。首先,从制度背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使经济学家们必须从市场化、国际化的观点去研究中国的金融问题,微观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则要求金融理论要更多地关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条件下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其次,从理论队伍状况看,在十来年开放和引进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和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已为大多经济学家和金融理论工作者所熟悉,这自然对研究方法、表达语言及分析工具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中国的经济转型刚好在世纪之交时处于关键时期,实践提出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课题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巨得多、复杂得多,仅从事简单的中外条件比较分析而缺少主动创新精神,就很难完成时代赋与经济学家和金融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与改革前近30年金融理论园地的贫瘠状况比,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金融理论领域呈现的是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必须指出,在该领域收获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还有待于中国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们继续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