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166页(471字)

亦称胡。

古族名。战国时,分布于今黄河河套和阴山地区。强悍善骑射,以畜牧为主。住穹庐(毡帐),食肉饮乳,逐水草而居。

知冶铁、铸铜、制陶、造壁垒。族内部落结成联盟,首领称单于,大事由各部贵人议决。秦二世元年(前209)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又征服月氏、东胡、丁零、楼烦等部落,统治大漠南北,建立奴隶制政权。西汉初,常南下侵扰,掠夺人畜、财产。武帝时,数次反击匈奴,受打击甚重,势力渐衰。宣帝时,匈奴五单于争立,内讧大乱。甘露三年(前51),东部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汉民和睦相处六七十年。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南下附汉者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者称为北匈奴。南匈奴分布于今山西、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从事农业,与汉人杂居,逐渐融合。北匈奴又为汉将窦固、耿忠、窦宪、耿秉击败,部分西迁,转入欧洲,部分留于漠北,约有十万余落,后并入鲜卑。两晋十六国时,匈奴已不成为整体,南匈奴分出屠各、卢水胡、铁弗等族支,建立前赵、夏、北凉等政权,但互不统属。

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

上一篇:西胡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