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225页(468字)

二十四部纪传体正史的合称。

计三千二百二十九卷。系统记述自上古至明末四千多年间史事、人物、制度,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最基本资料。魏晋时,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时以范晔《后汉书》代已散佚的《东观汉记》,加上魏晋北朝各部“正史”,共十三部;宋人增以《南史》、《北史》、《新唐书》、《五代史记》,称“十七史”;明嘉靖时南京国子监利用所存宋元旧版,加以补葺,益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称“二十一史”,万历间,北京国子监又据以重刻。明末清初毛晋刊刻的《十七史》,世称“汲古阁本”。

乾隆时,增刻后晋刘昫的《旧唐书》,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加之清初修成的《明史》,是为“钦定二十四史”,世称“武英殿本”。该汇刊本对推动“二十四史”的广泛流传起到一定作用,然校勘粗疏,讹脱严重。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重新刊刻《二十四史》,世称“五局合刻本”。民国时商务印书馆荟萃诸善本辑印“二十四史”,世称“百衲本”。

现有中华书局标点排印本通行。

上一篇:线装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