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
书籍:中华古文明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384页(332字)
古代服装无纽扣、无衣袋,衣襟之间用一根根钤(即小带子)束结,在外衣腰部束一根大带,裹好衣服,谓腰带,随身所携物品均系腰带之上。
腰带有贵贱等级之分,平民百姓用熟牛皮制的“韦带”,贵族官吏的腰带有两种,一是用绢织成的“绅带”,大夫以上用生绢,宽四寸;士以上用熟绢,宽二寸。二是用皮革制成的“革带”。最早的革带无装饰,魏晋以后,用金银铜装饰,区分身份高低。唐宋以降,区分更为严格,宋初规定,带不能用于公服,非品官不得用犀,非奉皇帝特旨不得用通天犀。
宋太宗以后,以不束带为不敬,从三品以上服玉带,郡县小吏和庶民,只能用铜、铁、角、石、墨玉之类。清代有朝服带、吉服带、常服带、行带等。其作为区分等级身份标志的习俗至清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