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目的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8页(1080字)

人的活动预期的结果,即在人的头脑中以观念形式存在的、合乎人的需要和利益的、人的活动所要创造的尚未实现的对象。

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是有自觉意图和予期目的的活动。目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在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活动所固有的要素。在目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目的论者把某种观念的目的看作是预先规定事物存在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原因和根据。他们或者否认客观世界的因果制约性和客观规律性,认为整个世界是由神的目的安排的;或者把外部世界的发展过程拟人化,认为事物本身的必然性中存在着目的性。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目的论进行了斗争,认为目的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必要前提,并主张以客观因果性和规律性说明人的目的。

但由于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也未能对人的目的的产生、实现的根据和途径作出科学的说明。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目的范畴的内容、作用和实现的途径。

目的一方面反映人自己的需要,人总是按照对自己有用的形式来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以客观世界为前提的,并且还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是人自己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尺度在观念上的统一。人们根据由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需要和利益提出目的,并通过改造客观事物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人的目和有目的活动都必须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否则,必然要遭致失败。

人的目的服从客观世界,并不是消极地适应它,而是要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改造自己。一方面使人的目的同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一致,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实现人的目的。人的目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目的首先作为一种意志观念,表现为人们取得预期的、所希望的结果的决心,这种决心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起定向和调节的作用。目的作为以观念形式存在的未来对象变为现实,是人们运用手段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手段是实现目的的方法和途径,尤指工具和运用工具的方式、方法。

手段服务于目的,服从于目的。某种手段的创造和使用,都是为了在某种对象性活动中达到某种目的的。

正因如此,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手段的产物。各种手段的总和是人们提出目的和实现目的客观条件。目的又是依靠手段,受手段制约的。总之,在具备了一定手段的基础上,人们依据需要提出目的并为其奋斗。

目的又推动、促进人们去创造新的手段;新的手段又引起新的需要,人们又提出新的目的。手段和目的相互制约,相互推动,是人类实践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的一个根本特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