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5页(998字)

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习惯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伦理学上,是指道德主体品格的总和,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

人格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人类的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很低,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亦不高。此时的人格内容只有萌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人格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人格的品位也趋提高。但在私有制社会中,由于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尖锐对立,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总是贬低劳动人民的人格,抬高自己的人格,封建地主阶级把劳动人民视为“奴隶”、“”、“工具”。

而把自己则视为“天子”、“贵人”等。资本主义推翻了封建的等级制度,宣扬人格上生来都是平等的,人生无高低贵贱之分。

这对于反抗封建等级制度具有一定进步性和革命性。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格从根本上亦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金钱统治一切,富人是高贵的,而穷人则是低贱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广大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者才真正有了做人的资格。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公民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格歧视的土壤已经消除,蔑视或污辱他人的人格,将受到法律制裁。就个人来说,必须确立与主人翁地位相称的人格品位,个人人格的高低,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一个人能够热情关心他人,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其人格必然是高尚的。反之,则是低下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一个人应当自尊、自重、自爱、自强,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则是对自己人格的不尊重。

从心理学上来看,人格内容渗透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亦可称为人的个性。每个人在认知能力、行为动机、情绪反应、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以及道德价值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人格是每个人整个生活道路的积淀和反映。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生活境遇,对自身个性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

另外,也和生物遗传因素有关,因为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表现出来。如有人声音辨别能力强,适合搞音乐,有人空间知觉、运动知觉发达,适合搞体育等。

这些都是和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个性正是在先天遗传差异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过程而逐步形成的。

上一篇:人性论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