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终始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96页(450字)

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关于历史变化的学说。

战国时代阴阳家学者邹衍所创立。邹衍利用先秦时期早有的“五行”学说解释历史上的朝代兴衰和制度变迁,认为金、木、水、火、土“五德”(五种性质)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历史上的每一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因而也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而兴亡代谢。如夏、商、周三个朝代分别代表五行中的木、金、火三种德性,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火克金、金克木,因而周灭商而起,商代夏而兴。

依此类推,水克火,继周而起的朝代必然属水德。

历史的发展就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依次演化,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这种学说实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否认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的运动;而且它把自然界的“五德”当作社会历史中朝代更叠和制度迁移的决定因素,也是十分荒谬的观点。五德终始说在秦汉时代产生过相当的影响,秦始皇西汉统治者都以此说作为论证自己统治合理性的理论工具。

上一篇:五伦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