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神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02页(845字)
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否定一切宗教神学和鬼神迷信的理论与学说。
无神论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在理论上否定神,灵魂不死和来世生活等宗教信条和各种世俗迷信,对宗教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持批判的态度,并对宗教神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给予认真、科学的探讨。历史上的无神论一般都具有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反对传统宗教观念的束缚,讴歌人的尊严和理性的特点。
无神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哲学、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总是以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哲学唯物主义为其基本表现形式,以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动自身的发展。因此,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史也就是科学反对宗教、理性反对信仰、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历史。无神论在历史上曾有广泛的发展,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有古代朴素的无神论,近代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的无神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无神论。
由于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往往利用宗教神学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因此,无神论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反对宗教迷信,捍卫唯物主义和打击唯心主义,批判有神论,动摇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支柱起过重大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无神论一般是不彻底的,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和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使得他们都不能科学地说明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存在的社会根源,不能指出克服宗教的正确途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无神论才是最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才第一次对宗教迷信的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根源作出了科学的阐述。指出宗教迷信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是宗教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社会根源,宗教作为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其根源正是在于它的背后有一个颠倒的世界。因此,单纯地批判并不能克服宗教这种社会历史现象,只有彻底消灭产生一切宗教迷信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条件才有可能最终使其归于消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无神论不仅克服了以往无神论的历史局限性,而且是对历史上各种无神论体系中一切优秀成果的科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