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人民性
书籍:社会历史观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07页(643字)
文学艺术在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对人民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和利益的表现程度。
文学艺术的人民性,不仅仅是艺术形式问题,也不仅仅是描写民间的风习和学习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问题,最主要的是用正确态度对待人民和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与利益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列宁关于“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和无产阶级文艺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对过去时代文学艺术作品的评价“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的论断,都是对文艺的人民性的精辟论述,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文艺的人民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艺的人民性可以通过直接描写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抒发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表达人民的愿望要求,而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描写非人民大众的生活而间接表现出来,如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场上揭露反动阶级的腐朽、残暴,描写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内部斗争等等;包括那些描写自然景物,表现自然美,反映人们高尚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也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文艺的人民性和文艺的阶级性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指的是文艺的人民倾向性,后者指的是文艺的阶级倾向性。
具有劳动者阶级倾向性的文艺作品总是具有人民性,而具有反动阶级倾向性的文艺作品则总是具有反人民性。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前进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因而无产阶级的文艺最具有人民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文艺的人民性突出地表现在“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上。
上一篇:艺术的阶级性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