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38页(3058字)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属性和特征的综合,表示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和发展的状态。

中国古代早有“文明”一词,如《周易》乾卦文曰:“见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疏云:“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这里,“文明”指的是美好、光明的事物。近代清人李渔在其所着《闲情偶寄》中有“辟草昧而致文明”的话,这里所谓的文明,已是与野蛮、愚昧、不开化等相对立的概念了。在西方,“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ivitas,意思是市民的公民的,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的规则或公民的道德来说的。后来由于文化传统的关系,在西方不同国家中,对“文明”一词的使用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英国,往往是将“文化”和“文明”在相同的意义上来加以使用。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说:“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的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而在德国,却将“文化”和“文明”加以区别,“文化”专指精神修养一类的东西,而“文明”指的却是体现在实物上的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一类的东西,把二者的关系看成是:文明是文化的实物体现,文化是文明的内在精神,有所谓“文明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文明”之类的说法。在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着作中,“文明”一词已用来表示对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信念,已将它与未开化的、没有文字的、没有文学艺术的、粗俗的、野蛮的等等相对立的意义上,来说明一种具有理想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文雅生活方式那样一种社会状况。到了19世纪,随着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一些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用文明一词明确表示一些先进民族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活所显示出来的总的特征,以区别一些原始社会群体生活的野蛮状态。如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就把人类社会初期的发展过程,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克思恩格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摩尔根等人的用法,认为文明是人类脱离野蛮状态而发展到一种高级阶段的社会状态。恩格斯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页)。

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同上书第21页)。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也就是跨入以私有制和剥削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首先是奴隶制社会。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智慧和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都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首先,从时间上看,文化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当人类开始创造第一件石器工具,也就意味着文化诞生了。文明却是产生于人类有了文字之后,而这已是在人类经历了许多万年以后才有的事。人类的历史也包括文化的历史已有三、四百万年,而文明的历史不过几千年。人类文明,是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经过漫长发展的基础上才开始出现的。

其次,从覆盖面上看,文化体现在一切人类智慧和实践的创造活动以及创造物上,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既有积极进步的,还又有消极落后的。而文明却只是体现在人类智慧和实践所创造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有积极意义的或有进步意义的成果上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是文化中那些具有积极意义或进步意义的部分和方面,它代表了文化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另一方面文明和文化又是互相联系的。

首先,文化不仅是文明存在的基础,而且是通向文明的手段。只有当文化使人类脱离生物本能和野蛮行为而产生理智行为并建立起先进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时候,文化才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为社会文明。

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社会文明也得到发展。科学上的发现和技术上的发明,物质文化上新的创造,精神文化上新的成就,外来先进文化的传播,等等,都会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其次,文明反过来又为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推动和促进文化的发展。文明代表了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向,它的产生和存在,本身又创造了一个先进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人们去创造和发展新的文化,改造着人和社会自身。同时,它又加速落后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文化的没落和消亡。因此,一个社会如果从总体上文明昌盛,必然是文化发达,社会进步;反之,如果文明蒙难,野蛮盛行,必然是文化发展受阻,社会历史倒退。

文明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关系的变更以及社会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从整体上说,已经经历了古代奴隶制的文明、中世纪封建制的文明、近代资本雇佣劳动制的文明,而今正迈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是共产主义文明的初级表现形式,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新的文明。

今天我国正处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的伟大时代。所谓现代化,在当今的我国,实质上就是全面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

社会主义文明与迄今以前人类历史存在过的和现在仍然存在的、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基础上的各种文明,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征。首先,社会主义文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文明,它实现了文明成果的创造者和享受者的同一。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基础上的各种社会文明中,文明成果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从根本上来说是分离的、对立的。其次,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统一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曾经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迎接了文明时代的降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但是,在以私有制和剥削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社会中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严重对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存着不同程度的不平衡甚至是极端严重的失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是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而另一方面却是精神生产的畸形发展,造成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贫困。

与之相反,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新的基础上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全面的、协调的发展,二者互相促进,交相辉映,使整个社会文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再次,社会主义文明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文明。在以私有制和剥削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人们创造了文明,反过来人们却受着文明的奴役,文明成为奴役人们本身的形式。

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成果,往往成为对抗和压制自己的形式和力量,人不是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是得到片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文明由于建立在新的基础上,它将造就一代全新的、全面发展的、真正自由的人。这种人从总的来说是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既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又具有相当智力水平,能够依据客观规律自觉进行创造活动的人。

再次,社会主义文明是在继承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基础上发展的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一方面是新型的文明,它的产生和存在本身就是对过去文明的否定。

另一方面,它又是历史文明的继续和发展,它要继承过去文明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精华的东西,正是对历史上文明的优秀成果加以批判继承,才使社会主义文明在新的基础上得到积极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