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70页(3165字)

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体系,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落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矛盾运动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公有制生产方式、奴隶制生产方式、封建制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概念的多义性 在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对生产方式概念有许多论述。在这些论述中,有些涵义相同或接近,有些涵义又彼此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生产方式是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说:“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2)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利用的社会形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时指出:“新的生产力已经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8页)。在这里,恩格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称之为“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

如果把这个思想一般化,可以说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利用的社会形式。(3)生产方式是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英文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马克思在1846年致巴·瓦·安年科夫的信中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2页)。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一定的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从其逆向来看,一定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方式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生产力。无论从正向还是从逆向看,生产方式都是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

(4)生产方式指人们利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马克思、恩格斯把资本主义生产划分为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

在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与中世纪的行会手工业相比,除去生产关系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生产中进行协作和分工之外,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没有本质差别,即依然使用手工工具。马克思有时就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称为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1页)。

这里的生产方式比较接近于生产力。(5)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说:“这种形式恰好形成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种范畴。对于这个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来说,这些范畴是有社会效力的,因而是客观的思维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3页)。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把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也称为生产关系(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513页)。

从多义到一义的转变 上述五种情况下的生产方式概念,具体涵义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这些生产方式概念反映的都是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条件、经济发展、经济状况、经济关系等,而这些内容相对于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来说,都具有基础的性质,起着决定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才借助于生产方式这一概念,在社会历史领域里建立起物质力量决定精神力量、物质经济关系决定政治思想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门科学,使唯物主义成为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首要任务,也正在于此。因而他们在使用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时,往往只注意它们的共同之处,而忽略了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论述中的差别。这就是造成生产方式概念多义性的原因。这在当时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生产方式这一概念在不同场合的论述中,涵义不尽相同,毕竟是这一概念本身的不完善之处。在科学史上,任何概念都是发展的,都有一个由涵义不够确切到更加确切、由范围不够确定到更加确定、由多种含义到一种含义(简称由多义到一义)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因此,后人即应该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生产方式论述的基础上踏步不前,更不应该责备他们没有把这个概念规定得至善至美,而应该向前发展生产方式这个概念,使它的涵义更加确切,范围更加确定。斯大林正是这样做的。

他在1938年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本小册子中说:“生产、生产方式既包括社会生产力,也包括人们的生产关系,而体现着两者在物资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2页)。

斯大林把生产方式概念规范化了。在斯大林提出生产方式定义以后,就逐渐被世界上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所接受,也为我国大多数理论工作者所接受。在我国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书、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以及这两个学科的辞典中,大都采用的是斯大林的这个定义。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否认了这个基本观点,就等于否定了全部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第一部着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正因为如此,两位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此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经典公式,对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做了更加集中而精辟的概括。

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恩格斯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名着《反杜林论》中,对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做了更加透彻的论述。

他写道:“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7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