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的四次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79页(1112字)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院士于尔根·库钦斯基于1975年出版的论着。

中译本于198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在本书的扉页上,作者引述了列宁的话:“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会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列宁全集》第19卷第5页)。库钦斯基在本书中通过对生产力发展史的回顾,援引大量的史料和事实,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生产力的革命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从而引起社会革命。

作者认为,历史上的生产力发生过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的时间是1540——1640年。

这次革命是从农业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然后推进到工业领域。在这次革命的冲击下,作为生产力要素中的人,从封建土地制度的关系中解放出来,从事资本主义生产。

当时使用的动力资源由木柴改为煤炭,从而使矿业和工场手工业发生了较大的技术革命。

这次生产力革命创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次革命的时间是1760——1860年,即是通常所说的工业大革命。它的基本特征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结果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机器大工业已经把宗法性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这次革命的结果是,首先使工业强大起来,同时也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这一变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现代工厂群的形成。在工厂中,一方是工厂主,一方是工人。工人阶级总有一天会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三次革命是电工技术革命,其主要特征是能量的发现,电力成为工业和交通的普遍而便宜的能量手段,电动机排挤了蒸汽机,消除了机器体系的局限性,使企业和工业部门有机地联结在一起。这次革命的直接社会后果是强制地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第四次革命是科学技术革命,这次革命的出发点是控制和调节设备。工具机代替了作为工具操纵者的人的手,而全自动化则代替了作为工具机操纵者的人的手。由于自动化装置代替手操纵工具,所以不仅能大大提高生产力,而且能彻底改变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库钦斯基认为,垄断资本主义主义虽然有物质和技术基础,但不可能实现这场革命。资本主义只能完成前三次的生产力革命,进行第四次革命必将失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扫除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一切障碍,实现彻底的生产力革命。

本书作者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上的生产力革命进行总结、概括并得出富有启发性的见解,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作者的某些观点还值得商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