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94页(1020字)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这种总方针或总政策,是在克思主义指导下,针对我国过去长时期存在“左”的思想干扰,为改变我国处于闭关锁国状况和对内统得过死的状况,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更快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制定的。对外开放,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发展国际间经济交往和合作。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包括:引进国外资金和直接投资,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的设备、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与外国进行劳务合作,开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等等。实行对外开放,可充分利用外部条件,从世界范围来配置安排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生产力要素,取天下之利,为我所用;并可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和某些资源优势,参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外开放把我国经济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对内搞活经济,也就是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搞活经济的政策,如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在农村集体经济中,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发挥宏观调控下的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基础的作用;在分配形式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原则,既反对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依靠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反对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等等。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有利于发展和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对外开放意味着我国由过去封闭型经济模式转向开放型经济模式,有利于使国内生产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国际交换更好地满足国内需要,并使国内生产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适应国际趋势而迅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制改革。对内搞活意味着我国从过去以高度集权和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为特征的旧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会进一步破除自然经济的闭塞性,并产生了对外经济交流的日益增强的需求。

这就需要逐步相互结合,必然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更快的发展。

上一篇:圣西门 下一篇: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