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07页(1038字)
来自拉丁文auctoritas,含有尊严、力量、权力、影响的意思,指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下和实践中形成的,人们所公认的,最有威望、最有影响的一种支配力量。
权威常常和权力结合在一起,但它以信赖和自愿服从为其基本特征,和靠强制的力量迫使人服从的权力是有区别的。一个人,一个组织,一部着作,一种思想体系,一些条文和规定,或因其突出的品质和功绩,或因其超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或因其内容的真理性和适用性,被人们所公认、接受并服从其支配,便都具有权威的意义。权威依其体现者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的权威,政党和团体的权威,着作的权威,言论的权威,思想的权威,条规的权威等;又可因其影响和作用范围的不同,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理论、道德、教育、法律、科学、宗教、家庭等各个领域。权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同自然的斗争中,人们只有组织起来联合行动才能顺利地进行生产实践并获得成功。为此,就需要能够使人们组织起来统一行动的力量,即权威。
没有权威性的统一指挥、纪律、秩序和一定的服从,人们就无法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更不用说取得胜利。社会斗争也是一样。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需要被剥削阶级服从自己的意志,但它们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因此,剥削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权威必须靠国家权力来维系。被剥削阶级为了自身的解放,也需要代表自己利益的领袖,把本阶级的意志集中为革命的权威,来鼓舞、动员和组织群众,以战胜剥削阶级反动统治的权威。
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是无产阶级的利益、意志和力量的集中体现,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权威。这种权威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于革命的发展和胜利起着促进的作用。
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组织和领导社会的生产、规划和协调社会的经济,指导和管理社会的生活,维护和加强社会的安定,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成为一支具有共同理想、道德、纪律和行动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队伍。在完成这样艰巨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始终需要并体现着党和领袖的权威。在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权威的问题上,既要反对把权威绝对化的倾向,也要反对否定一切权威的倾向。
前者把权威变成个人专断和盲目服从,必然要破坏人民民主制度和挫伤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后者把权威和自治绝对对立起来,必然会导致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泛滥和社会动乱的恶果。
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