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09页(1101字)

发展、繁荣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学艺术事业的根本方针。

简称“‘双百’方针”。这个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5月2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首先提出来的。

他在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8页)。

这一方针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民主的、自由争论的方法发展艺术和科学的方针,其基本精神是鼓励艺术上的不同风格、流派和科学上的不同观点、学派的自由讨论和相互竞赛,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发展正确和先进的东西,纠正错误和落后的东西,以促进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扩大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在探索真理,发展科学的进程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可以集思广益,在鉴别和争鸣中认识和把握客观真理。在发展文学艺术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进程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可以使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在相互比较、相互争论和相互竞赛中健康发展,形成万紫千红的景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思想萌芽,最初见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在这个讲话中指出:“在团结抗日的大原则下,我们应该容许包含各种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的存在”,“我们的批评也应该容许各种各色艺术品的自由竞争”(《毛泽东选集》第825、826页)。“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体现着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文学艺术与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它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承认文学艺术和科学有自己的独特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也是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提出来的,是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学事业的长期方针。实行“双百”方针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

一方面,“双百”方针本身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方针,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繁荣社会文化,必须坚决实行这个方针;另一方面,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使“双百”方针得到正确的贯彻和执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