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00页(3449字)

指社会主义社会的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和其它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志。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在它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程度不尽相同。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化。在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其本质特征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消灭;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占有即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绝大多数人享受民主,对极少数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分子实行专政,即把他们排斥于民主之外;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了商品和货币等。经过20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作了比较系统的新的概括。

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1)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最根本的区别。(2)剥削制度的消灭。这是建立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社会一个重要特征。(3)按劳分配。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和体现,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就是以劳动为尺度,依照各人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领取等量的报酬,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对几千年来“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旧制度的否定,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4)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生产符合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目的。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区别。(5)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工人阶级掌握政权,人民当家作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上的本质特征。(6)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特征。

(7)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物质特征之一。199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总结归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1)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2)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3)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其他领域的管理体制;(4)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5)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6)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7)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8)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0)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逐步实现;(1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关系;(1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总结归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作了新的概括。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正是邓小平同志一贯思想的进一步概括和发挥,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在上升为统治阶级并完成了对资产阶级私有制的改造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一再指出,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要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毛泽东同志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过阐述。

他说:“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毛泽东着作选读》下册第767页)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4页)他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同志的概括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2)强调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判断一个社会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它是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从而消灭剥削。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就要及时地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彻底消灭剥削,必须经过一个长过程。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改革决不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的问题。这些论述主要说明: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2)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思想,并多次作了论述。他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9页)明确提出共同富裕,并把共同富裕作为与资本主义区别的主要标志,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发展。

(4)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发展过程。邓小平同志是用辩证发展观点来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看作是一个过程。

如消灭剥削是一个过程,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同时,特别强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讲。

要争取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人民民主专政不行。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体现。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所谓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是指不能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拿来作为判别我们的改革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标志。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论述,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精神,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进一步科学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