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决定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71页(717字)

否认人类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历史观。

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把人的主观意志、主观精神作为历史的基础,用人的主观意志、主观精神去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认为历史只是偶然事件的堆积。这种历史观是肤浅的、错误的,因为它对历史的观察和解释是主观的、片面的、表面的。它只看到在社会领域内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自觉的意图、预期的目的;却不去深入地探究、如实地揭示隐藏在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它根本不懂得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法,不能理解,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的支配。因而,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不能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关系。

近代资产阶级的反动社会学家,利用这种非决定论,反对唯物史观,否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作为麻庳无产阶级、反对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0世纪以来,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英国籍科学哲学家、社会哲学家卡尔·雷蒙德·波普,(Karl·R·Poprer)极力攻击历史决定论。

他的立论前提是,人类的历史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人类知识的不断增长,而知识的增长是没有规律的,不可预测的,因而断言“任何科学预测者——不管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部计算机——都不能用科学方法预测它自己未来的结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他完全否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否定对历史进程作规律性预言的可能。

他攻击历史决定论是“乌托邦主义”,宣扬他的“渐进的社会工程”,主张对资本主义实行“渐进的修补”,可见,它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社会理论。

上一篇:范文澜 下一篇:非政治国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