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00页(2928字)

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主张在经验基础上构筑科学知识体系,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和不可知论倾向的西方哲学。

产生于19世纪30至40年代,50至70年代流行于英法等国。法国的A·孔法是公认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主要着作有六卷本的《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实证政治体系》(4卷,1851-1854)。J·S·穆勒是实证主义在英国的创始人。继穆勒之后,H·斯宾塞成为英国实证主义的集大成者,着有十卷本的《综合哲学》(1862-1896)。

实证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最后确立时期的产物。当时的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巩固了已经取得的统治地位,并完成或正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企业生产的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矛盾日益暴露。经济危机不断出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需要有新的思想武器为其统治服务。

自然科学在这个时期有了巨大发展,基本成熟了的顿力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其内在的理论缺陷也开始显现出来;其他一些学科也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并蕴育着某些新的理论突破,如生物进化论等科学思想的重要成果。技术在科学理论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给人们的思维方式以有力的冲击。以往的思辨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即所谓的“形而上学”)已不能概括和说明自然科学的新成就,需要有新的哲学来担当这个任务。

实证主义哲学就是适应这一要求产生的。

实证主义哲学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

它的创始人在构筑这种所谓新哲学的时候,继承了I·康德与休谟的不可知论和经验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否定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并用感觉经验在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自在之物)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强调感觉经验的可靠性,但否认世界的可知性。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学派的D·休谟从他的怀疑论出发,极力回避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等因果性知识。

这些就构成实证主义哲学理论的生长点。孔德、穆勒和斯宾塞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和发展了康德、休谟的上述思想。

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反“形而上学”的“实证原则”。实证主义称感觉经验是实在的、有用的、精确的和确定的,因而是实证的;理性则是非实证的。

主张在经验范围内和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去探讨真正科学的知识。这就是所谓“实证原则”。实证主义往往承认世界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本质联系或所谓“力的恒久性”,但认为这是经验无法证实的,因而是不可知的。

据此,他们认为以往的“形而上学”试图依靠思辨方法探讨世界的本质和原因,是毫无意义的,应予抛弃。

哲学的任务在于概括描述经验事实,向人们提供实在的、有用的、精确的、确定的知识。实证哲学担负了这一任务,因而调和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并把二者都废弃了。

思想发展的“三阶段规律”。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自称“发现了一条伟大的规律”,即人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或科学阶段。

在神学阶段,人们在经验之外“虚构”客观世界的内在本性,把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最初动力和目的。

在形而上学阶段,人们用抽象的概念代替神,用思辨的方法探索世界的本原。

在实证阶段,人们抛弃关于世界本原的绝对知识,以实证原则为基础构筑科学知识。这三个阶段同个人的童年、青年、壮年的历史发展相一致,并且是宇宙每一领域(机械的、物理的、生物的、社会的)知识积累普遍经历的三个时期。

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的进步经历了军事时期、过渡时期和工业时期三个阶段。十九世纪的人类已经进化到实证阶段,经验的科学的知识将使人们理解社会现象,并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庸俗进化论。实证主义提出“社会有机论”,认为生物个体和社会有机体都是按照同样的生物学原理构造的,主张用研究生物个体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

孔德认为,社会有机体同生物个体一样,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阶级是社会特有的组织,城市和公社是社会的真实器官。斯宾塞则认为,动物的各种器官分别负担营养、分配、调节的职能,社会同样也有负担这些职能的器官:工业是营养系统、商业和铁路、电报业等是分配系统,政府是调节系统。因此,工人担负“营养职能”,商人担负“分配和交换职能”、工业资本家“调节社会生产”,而政府则是“神经系统”。斯宾塞在《社会学原理》等着作中用达尔文关于“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原理说明社会历史,认为生物进化的规律也是社会历史的永恒自然规律。

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他还提出一个用以解释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公式:一切事物都是由不确定的、不协调的混沌状态向确定的、协调的分化状态的进化过程。这个进化只是量的增长过程,而没有质变、飞跃。他认为,社会的进步是通过劳动分工实现的。

劳动分工使人类从无分化的游牧部落逐渐进化到复杂的文明社会。实证哲学认为社会生活总是力求达到平衡,力求达到阶级利益的和谐。

他们总是把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说成是有害的。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实证主义从社会是有机整体出发大都主张伦理上的功利主义。穆勒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的《功用主义》一书继承和发展了道德的思想,建立了完整系统的功利主义理论体系。

穆勒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内省两种,认为真正见到的东西和真正欲望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人的真正欲望是追求幸福,亦即获得快乐和免除痛苦,这是人的本性。人人都追求幸福,因而人是利己的。但是,“人是天然的社会动物”,个人还有一种“要同人类成为一体”的欲望,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就必然要求维护公共利益和增进全体人的幸福,这是“人性中一个强大的原动力”。因此,穆勒主张把利己主义同对社会的义务与道德良心联系起来的利他主义,甚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社会幸福为善恶标准,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道德准则。这种功利主义的伦理观把个人利益看作唯一现实的基础,把社会利益看作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实质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

它是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要求用资产阶级共同利益调节社会利益冲突的思想产物。

实证主义的产生开辟了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十九世纪70年代至二十世纪初的赫主义继承了实证主义哲学路线。二十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流行西方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最初也继承了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倾向。

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在其演化过程中,越来越脱离实证主义的立场。特别是在分析哲学家L·维特根施坦、科学哲学家K·R·波普尔和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的不断抨击下,实证主义逐渐丧失它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