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达纲领批判》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86页(761字)

克思在1875年写成,是对于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准备提交哥达代表大会讨论的纲领草案的批判。

19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德国工人运动中存在着两个对立的派别。一个是机会主义的组织全德工人联合会(亦称拉萨尔派),一个是无产阶级的组织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亦称爱森纳赫派)。

两派由于执行两条不同的路线,结果爱森纳赫派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的威望迅速增长,而拉萨尔派却渐渐地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拉萨尔派为了免于完全垮台的局面,要求同爱森纳赫派合作,以便重新巩固他们已经摇摇欲坠的地位。当时,爱森纳赫派的某些领导人,由于受了拉萨尔派首领们的蒙骗和醉心于两派的合并,竟然放弃原则,向拉萨尔派投降,起草了一个充满拉萨尔主义观点和庸俗民主主义要求的纲领,即哥达纲领。马克思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堕落的纲领”。

为了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路线,教育德国党的党员和德国工人阶级,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一文,对纲领草案进行了逐条逐句的分析和批判。在这部着作里,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第一次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理论,论述了共产主义发展两个阶段的特征和分配原则。

马克思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则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中,在它经过长久的产育苦痛以后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平等的权利原则上仍然是资产阶级旧式的法权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此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研究当前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耗散结构理论 下一篇:贾谊
分享到: